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1222143031dnRrkdXHf6.jpg

经济继续回暖态势 长期通胀预期上升 11月份“热钱”流出创新高,人民币面临短期贬值压力

严葭淇 2016-12-21 21:15:16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12月20日,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了最新一季的《2016年11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这份题为《聚焦发展实体经济 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报告显示:11月份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回暖态势。一是工业生产持续复苏,11月工业同比增长6.2%,制造业PMI回升至51.7%,用电量同比增长7%;二是投资保持稳健,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房地产投资出现减速,但制造业投资加快;三是消费止跌回升,11月同比增长10.8%;四是外需出现恢复迹象,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0.1%。但报告也指出,随着PPI增速的大幅加快,长期通胀预期也随之上升,而人民币也面临短期贬值压力。

长期通胀预期上升

报告显示,11月份,消费增速在价格带动下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792亿元,增长9.5%。季调后11月当月消费环比增长0.85%,折年后增长12.28%,创两年多来新高。报告据此认为,整体看名义消费增长加快,受益于商品零售价格的回升,而实际消费同比增速虽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但依然低于年内平均水平。环比增速创新高,则有10月份基数过低的原因。因此整体看,当前消费是从10月份的低点温和回暖。

与此同时,CPI同比增速持续回升。2016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略高于市场预期。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价格上涨2.4%。从环比看,11月份CPI环比上涨0.1%。与历史11月份的平均水平持平。

分类别看,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2%,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5.8%,水产品价格上涨5.0%,畜肉类价格上涨4.3%,(猪肉价格上涨5.6%),鲜果价格上涨2.8%。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平。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4%、4.2%、2.2%、2.0%、1.4%、0.3%;交通和通信价格持平。

非食品价格上涨因素也不可忽视。非食品价格受上游PPI价格的传导,主要体现在衣着和医疗保健两项,其中医疗保健自2015年新基数设定以来形成持续上涨趋势,累计上涨5.8%,是八大类中上涨幅度最大的。目前非食品对CPI拉升作用已不可忽视,对应着核心通胀也在缓慢上升——11月去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通胀率同比达1.9%,创近3年新高。”

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更超预期。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上涨1.5%,同比上涨3.3%,较上月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出现超预期上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1.8%,同比上涨3.5%,较上月提升2.6个百分点。报告分析称,“作为波动性较CPI大很多的PPI,在11月出现大幅超预期上涨,源于自年初以来,各类工业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尤其集中在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领域,这与我们观察到的主要工业领域的库存短周期复苏趋势相一致。”

报告表示,随着PPI增速的大幅加快,长期通胀的预期也随之上升。“结合CPI、PPI与核心通胀来看,当前我国长期通胀预期有所回升。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2.0,明年还将小幅上升。通胀预期上升将导致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有所收窄,恰与全球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保持同步。”

人民币面临短期贬值压力

报告显示,11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第5个月下降。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16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是今年1月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单月下降最多的月份。以SDR计值,截至11月底,外汇储备规模为22542亿SDR,比11月底减少173亿SDR。11月份“热钱”流出创新高。11月份外汇储备口径的“热钱”流出估算约为690亿美元,已高于近一年的平均值(538亿美元)。

而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开启汇改后第四次贬值,并在特朗普当选及12月美联储加息后有所加速。10月初人民币成功加入SDR,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未来人民币将进一步向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进发,人民币的汇率浮动范围理应更大,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也应减少。但在此关键节点,美元却迎来今年的最大一波上涨。

报告认为美元上涨原因在于,“10月以来美元上涨的动力来自于对12月份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增强,以及对希拉里竞选获胜的信心;而特朗普意外当选后的美元急升,则来自于市场对特朗普的重新认识定位;随着12月美联储加息靴子的落地,市场对2017年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的预期,又再次推升美元指数。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对美元由9月末的6.67快速贬值到年末的6.95附近,贬值幅度超4%,超过前三波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与此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几乎走平,也反映出人民币贬值只要来源于美元走强的被动结果。”报告预期,随着市场预期的逐步消化,本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将在7附近企稳。

报告在对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度分析后认为,四季度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复苏态势有所改善,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再承压力。美国经济持续复苏,12月加息符合预期,2017年加息预期升温;欧洲经济持续回暖,欧央行延展QE空间;日本经济下行风险续存,通缩压力缓解,继续维持宽松力度;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普遍承压,美国加息预期下面临资本流出风险。整体看,当前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长期通胀提升,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大挑战。

报告并对美联储加息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释,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压力加大。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新兴经济体国家股市、汇市等均出现了大幅波动。长期来看,美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推动美元升值,国际资本将回流美国,新兴经济体有可能遭受短期内大量资本外流的冲击,汇率风险或上升,外债负担较重的新兴经济体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此外,美元升值还将压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国际收支失衡风险,并进一步削弱其外债偿债能力。

报告同时认为,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的波及效应也不可小觑,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仍面临多方面问题与挑战。一是美联储加息后,随着2017年加息次数预期升高,人民币汇率仍面临贬值压力,将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施展空间;二是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对房地产投资构成影响;三是国内外长期通胀预期有所上升,货币政策由偏宽松转向偏中性;四是流动性整体趋紧,金融市场风险隐现,债市开启去杠杆式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