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113225022MYvd3lSFJU.jpg

“2016当代艺术家影响力”评选 泡沫破灭与当代艺术困境

吴小曼 2017-1-14 00:08:18

华夏时报 吴小曼

2014年,《华夏时报》文化版曾策划了“中国艺术家富豪榜”评选,数据来源于雅昌的市场监测与“胡润艺术财富榜”和各大拍卖行记录,结果发现“拍市上的明星”几乎完全被中国书画家占据,当代艺术入选前十的只有曾梵志与张晓刚,2015年市场持续低迷,当代艺术在继续下跌,2015年当代艺术家已经全部被挤下“前十榜单”。

2016年在经济继续下行的大趋势下,新晋藏家在缩减,老牌藏家也变得谨慎并转向更能抗风险的“经典书画作品”,导致市场两极化明显,2016年书画价格有所复苏,但当代艺术的价格却在持续回落,2016香港秋拍竟出现当代知名艺术家作品流拍现象,曾经的“F4”方力钧、张晓刚等市场明星的光环已经褪色,2016年内地秋拍拍行调整策略,北京保利推出“现当代艺术专场”,创下纪录,不过,秋拍中领衔市场的还是赵无极、朱德群、常玉、吴冠中等现代画家,而雅昌“油画家前十”指数排行中,也几乎是这些现代画家。可喜的是,在北京匡时秋拍上的“从十倒数:张颂仁先生重要私人收藏专场”中,张晓刚、王广义、刘炜、岳敏君、余友涵等十位重量级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引来私人美术馆和大藏家关注,最终10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6803.4万元。其中张晓刚的代表作品《血缘:大家庭二号》以3818万元成交,但比起他几年前的9420万港元的世界纪录还是回落了2倍多,方力钧保利秋拍中1840万元成交的《系列一(之五》)比起他5948万元的世界纪录也下跌了很多。曾梵志的《面具》曾在香港拍出过高价,他的《最后的晚餐》的最高纪录是1.8亿港元,2016年香港秋拍《面具》之一曾因200万美元的起拍价流拍,说明当代艺术“泡沫”在不断被挤破。

北京保利秋拍把当代艺术组装在现代艺术中推出“现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3.2亿元,其中吴大羽、吴冠中势头强劲,分别获得作品全部成交的“白手套”,占到现当代艺术板块总成交额的近一半。由此看来,对2016年当代艺术市场的观察已经无法用二级市场的“成交数据”来做客观分析,我们需要结合一级市场、画廊展示及行业影响来做综合考察,《华夏时报》为此做了“当代艺术家的影响力”评选,目的是回到艺术的生产环节中,来重新审视当代艺术精神与艺术家的困惑,如何应对“转型危机”与不确定性的市场未来。过去几年,所有的媒体评选与艺术机构都在关注艺术品价格,艺术家也被这种“鼓胀的泡沫”鼓舞,不断被市场裹挟,进入批量生产与个人复制中,看似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但对艺术家的创造力却是耗损,近年来的市场洗牌,对艺术家来说,却是不断沉淀与自我突破的机会,很多艺术家在顺应这种变化,遗憾的是很多艺术家为功名所累已失去了这种锐气,但也有新的艺术家在崛起,他们在坚守艺术的创新力量,而这恰恰是艺术最鲜活的部分。

在上世纪80年代,无疑是绘画形式多样与美术运动兴起的时代,用策展人、当代艺术批评家皮力的话说就是中国在几十年的封闭后,社会解冻,启蒙思想涌现,绘画在形式上的变化有它自身的合理性,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化伴随而来的“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潮流,艺术在表现形式与综合材料上有诸多的尝试,“玩世现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所向披靡,这种艺术形式通过西方的艺术机制获得认可反哺到国内市场,虽然其在商业上获得认可,甚至出现大量的拷贝,但在审美上却没有得到主流话语认可从而陷入尴尬处境,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退潮与本土意识的觉醒,很多艺术家开始寻找本土艺术资源,包括回归传统文化、传统材料,西方也出现了绘画上的回归,他们有反抗西方艺术机制的合理性,中国当代艺术作为“西方艺术机制”的受益者,他的反抗实际上并没有力量,事实上我们作为不完全的市场化,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艺术机制而不是反这种机制,但在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抬头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商业背后的权力话语保持警惕,目前艺术的审美并不掌握在社会公众手上而是依然封闭,所以仅从形式的颠覆已经不足以触动现存权力结构,艺术向何处去自然成为创作的困境。

艺术家徐冰在谈到艺术的社会机制与创新时同样表达了这样的困惑,在他看来中国近30年来进行的社会变革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在很长历史阶段完成的变化,所以对中国的观察不能套用任何一种模式,所以近年来很多艺术家也在做新的尝试与突破,但在他看来,如果艺术不能对中国未来的转型提供文化上的动力或者完成新的观念与话语,那么当代艺术还是在重复现有的范式。他在最新文章关于艺术的创造力中也谈到当前艺术的创新相比企业家已经变得落后,因为企业家走在社会的前沿,他们身处这一变化中,而且他们敢于去实践并捕捉这一变化,目前由科技推动的技术创新在不断改变社会生活与行为,并使社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而我们的艺术创作往往滞后于这种变化,艺术回到传统的审美情趣中正成为艺术家新的选择,部分艺术家从西方文化的根源、宗教传统中找寻文化动力也成为新的自觉意识。

从2016年的市场持续调整看2017年艺术市场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对艺术创新的热情却是艺术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1 徐冰

徐冰除了美术教学,他多年来一直从事当代艺术的“中国文化”实验,其《天书》、《地书》引起很大轰动。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作品被多个国家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他2014年完成的大型装置作品《凤凰》引发争议。2015年《凤凰》被邀请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批评家王璜生认为《凤凰》赋予废弃物新的意义,但也有批评家认为“凤凰”虽然做得很漂亮,但多少也蕴含着暴力与危险,它虽然是以民间唯美的样式呈现,却有着不同文化内涵的危险与暴力。其体量的巨大与摇摆的咄咄逼人反映的是现实的“中国状态”。而徐冰近年来的艺术创作就来自于对中国正在行进中的变化的再现与思考。

2 方力钧

作为“玩世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方力钧在上世纪90年代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西方认可,此后其作品被西方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他的作品在2000年左右进入拍卖行,价格不断被刷新,2005年其作品引起国内藏家关注并进入国内拍行,并不断创造拍卖纪录,方力钧并没有满足于油画材料,他近年来回到中国传统材料中,先后用了陶瓷、纸本等来表达中国的当代性问题。“我想找到一个存在与毁灭的临界点,为此,需要挑战极限。”方力钧尝试将瓷土摊成薄片,再塑成长方形的小盒子,并层层堆叠。他的瓷胎薄如纸巾,瓷盒越堆越大。他用功能性的材料表达的恰是非物质的一面,他的陶瓷作品不可收藏,因为即便是无外力施加,可能会因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不断出现局部破裂、变形,若干年后可能自然损坏,这正与他的创作意图吻合:制造一个不断变化、消耗的生命体。

3 张晓刚

在市场持续低迷,当代艺术“破灭”的近几年拍市上,相对其他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作品还比较坚挺,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张晓刚的代表作《血缘:大家庭二号》以3818万元成交,创下其年度拍卖纪录。其实张晓刚早在十多年前就对拍市上的价格保持警惕,他认为“天价艺术品”并不利于艺术家的创作,并开始新的转型,除“大家庭”外还创作了“失忆与记忆”系列,“里和外”,“绿墙”系列,镜面系列,绘画雕塑作品系列等,并在国内外多个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4 曾梵志

作为“天价艺术家”,曾梵志的作品曾在香港拍卖会上创造了上亿的拍卖纪录,为此他的作品也是近年来跌幅最大的,他在早年从事“表现主义”到“面具”系列,一直在坚持架上绘画,近年来尝试用现代手法解构西方古典绘画并获得藏家追捧。2016年开始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不知是回归于内心还是被新的时尚裹挟。

5 陈文令

陈文令3米高的“小红人”2015年在英国展出时引起轰动,也成为雕塑家的个人符号,国外媒体解读为“红色记忆”。 陈文令作品获邀参加多项国际展览并获多个艺术奖,他也是近年来在国内举办大型个展最多的雕塑家。

批评家皮力说:“要了解陈文令的作品,我们就必须清醒当代中国社会在过去20——30年间的转型。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提倡优雅的文人传统被主流意识形态视为对立物,而逐渐被清除出日常生活的话语范畴。”

6 徐震

徐震在2004年作为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并引起关注。他的创作媒介非常广泛,包括摄影、装置和影像等,并将个人的独特体验和中国社会政治的姿态反映在作品中引起关注。

近年来,徐震做了很多新奇的艺术表达以展现一个商品化时代的艺术产生机制及模式。他成立“生产当代艺术”的没顶公司,通过没顶公司推出“徐震”品牌,他用创作轨迹来印证中国艺术家个体在国际当代艺术系统和游戏规则下的发展路径及突围。这种对艺术机制的颠覆会给置身于商业社会体系中的个人带来反思。

7 丁乙

作为最早进驻M50的艺术家之一,丁乙用“十”及“x”这两种符号,在自己长达20余年的艺术生涯里不断重复,创造出一个神秘的抽象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艺术以无限内涵折射着现实社会的变迁和未来畅想。

20世纪90年代,丁乙与方力钧、王广义等获邀参加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其作品开始被西方藏家收藏,他的作品相比方力钧等市场明星价格要低,在100万元左右,但近年来的影响力却在提升,并成为中国抽象画代表,获邀参与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的丝巾设计。

8 喻红

喻红多年来一直坚持架上绘画,并关注女性城市题材,她在近年来开始挖掘中国传统神话资源并尝试去表现文学叙事中的“转折、关联”和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痛感,比如战争,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险恶。在《平行世界》中,它开启了艺术以交叠的视野表达现实及内心的尝试。如果将生活和艺术这两个我们社会中的重要领域,放在平行世界的涵义中理解,它们之间会互相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并产生出强大的力量,不断激发着与其接触之人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当心灵在生活与艺术的平行交叠中得到回应,当这一瞬间被我们定格、捕捉,其关联的节点所爆发出的艺术性,使我们在感慨艺术是否可以关照人类的心灵,艺术是否可以改造世界的同时,更加珍惜它的短暂。因为我们不应否认,艺术既是尖锐的良言,也是脆弱的瞬间,当我们试图抓住它时,它也在消失。

9 向京

作为女性雕塑家,向京的创作体量却是惊人的,她从早期的女性题材到“去性别化”与近年来的“雕塑的精神性”思考,可以说在不断突破新的边界并给我们带来艺术的新思考,她2016年大型个展“为不安者得安宁”就是在完成一种哲学思考。

10 王劲松

王劲松是“观念摄影”的代表性艺术家,他早年从事绘画、水墨等,近年来以敏锐的观察力对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不断挖掘,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

他的成名作《标准家庭》和《百拆图》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作品,其语言逻辑方式其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批评家吴鸿认为,在《标准家庭》中,我们通过“标准”的三口之家形象的复数式的不断叠加、强化,并通过影像身势学的分析,就能够直观而形象地发现那个时代在中国每个普通家庭中所发生着的秘密。而《百拆图》这件作品甚至带动了围绕“拆”字的时尚文化消费,可见,单纯将这个文字提炼出来,就触动了很多人关于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情绪。而“百拆图”这个作品题目的句式也成为了日后很多“百×图”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