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P2P银行存管进入倒计时,离一年过渡期只剩下7个月时间,然而与银行签约并实现系统对接的平台廖廖可数。
据网贷之家和盈灿咨询最新统计,截至1月20日,共有188家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平台总数的8%。其中已完成系统对接的平台仅有99家,约占全部平台的4%。
在目前2000多家P2P平台当中,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的不足一成。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之后,又只有一半的P2P完成存管系统对接,也就是说另一半签订协议却不愿意对接银行系统,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旦对接银行存管系统,就意味着与银行正式开展了存管业务,每年账户管理费需要数十万,另外每笔业务都要收取通道交易费,每年至少也要数十万,这样加起来每年百万费用少不了。”一位P2P平台高管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平台之所以要签订银行存管协议,主要是为了符合监管规定,同时能够对平台进行“背书”。
对于P2P平台来说,经历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但是由于推广费用和获客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坏账高居不良率不断攀升,真正能盈利的平台很少,据业内人士称盈利不足1%。那么再加上银行存管每年百万左右的费用,这使得原本就重担在肩的P2P平台,又好似增添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此外,本报记者了解到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银行存管系统不方便,系统过于传统。此前P2P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对于平台上的投资者来说已经能够方便快捷,而银行存管系统则需要P2P平台改造业务模式与系统专门对接银行,而客户也要重新开设相关的虚拟银行账户,对平台和客户都导致了诸多不便。因此平台担心与银行存管系统对接,操作上不方便,客户体验感不佳,从而造成业务上的影响。这也成为P2P即使签订了银行存管,却迟迟不愿对接银行系统的另一现实原因。
然而,从大的方向来看,银行存管将会成为P2P的标配,无法实现银行存管的平台会被挡在监管合规的门外,更多的平台面临这一生死线。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此外,上述《办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本办法实施前设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除违法犯罪行为按照本办法第四十条处理外,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其整改,整改期不超过12个月。
也就是说,P2P银行存管需在上述《办法》出台后12个月内完成,如今5个月过去了,只剩下7个月时间了,而对接银行系统、真正实现银行存管平台的只有4%。
此前,根据11月份银监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局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P2P合规顺序应该为,先到工商局注册,再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然后申请ICP(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最后一关是银行存管。
本报记者了解到,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在50天内,为了赶在一年内合规达标,已允许P2P平台先进行银行存管,再去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实际上,银行存管才是P2P真正的“试金石”,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备案难度并不大。这种顺序的调整,也让银行帮助地方金融部门过滤了更多风险。
目前,P2P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的不足一成,九成以上的平台仍在“裸奔”,今年8月24日,将是一年过渡期的最后时点到来,海量的平台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