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市场化的监督往往要比依靠行政的监管反应更快,效果也是更加彻底。
3月24日早盘,辉山乳业(06863.HK)临近午盘出现直线暴跌,一度跌幅超90%,创港交所最大跌幅纪录。截至午间收盘,辉山乳业由开市的2.81港元跌至0.42港元,下挫85%,创出该股上市以来的新低。
暴跌后辉山乳业申请紧急停牌,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核查相关信息,稍后会有正式公告进行回应。
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表示,网络传言都是谣言,“公司股价暴跌我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但对于辉山乳业股价暴跌的具体原因他并未多说。
公开资料显示,辉山乳业是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公司,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截至2016年9月末,辉山乳业大股东通过Champ Harvest持有辉山乳业72.79%的股份。
有消息显示,2016年12月16日,美国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在报告中将辉山乳业直呼为“骗子”,称该公司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因此,该公司估值实际接近零。当天,辉山乳业跌逾2%后停牌。随后,该公司在回应中予以否认。
浑水两天后发布第二份做空报告,称辉山乳业乳牛单产故事存在虚假,且辉山销售额因产品售价提升而有所增加,也属造假,又称辉山关于其原奶平均售价高于市场整体平均售价也是造假。对此,辉山乳业同样予以反驳。
不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据媒体报道,辉山乳业大股东挪用30亿账上资金投资房地产,资金无法回收,2016年12月浑水沽空报告之后,各家银行前去审计调查。中国银行发现,辉山乳业一堆单据造假。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浑水发做空报告后,2016年12月27日,辉山乳业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杨凯作为控股股东的冠丰有限公司与平安银行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将2015年6月5日签署的总额共计24亿港元的2年期银行贷款中,约21.41亿港元的贷款余额到期日延长1年。截至2016年12月27日,杨凯作为控股股东的冠丰有限公司就上述质押给平安银行的股份数量为34.34亿股,占辉山乳业已发行股本的25.48%。
3月24日,平安银行方面表示,冠丰有限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辉山乳业的控股公司,冠丰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辉山乳业股份为质押,于2015年6月在平安银行获得授信额度,截至2017年3月24日,在平安银行的贷款余额为21.42亿港币,质押的股份总数为34.34亿股。
平安银行称,平安银行及股东中国平安未持有辉山乳业股份。此外,平安银行表示,目前辉山乳业已停牌,具体情况尚待辉山乳业公告澄清,平安银行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将采取各项措施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不知道平安银行将怎样应对,但24日辉山乳业的暴跌也确实让投资者看到了做空机制的威力。
实际上,自证监会刘士余主席的上任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就迎来了新监管周期。
据统计,2016年证监会共对183起案件作出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较2015年增长21%,罚没款较2015年增长288%,对38人实施市场禁入,较2015年年增长81%。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市场禁入人数也达到历史峰值。除信息披露违法、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传统案件外,还显著加强了对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追责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然而,面对日渐增多的上市企业和隐蔽造假手段的推陈出新,监管层往往也是鞭长莫及,不少企业依然会选择铤而走险。
“商品买卖造假对消费者双倍赔偿,有王海这样打假专业户,资本市场也应该有,让市场自动净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业内人士认为,单靠监管忙不过来,忽悠重组和造假增多主要是缺乏做空机制,有做空机制就没人敢。该业内人士呼吁,A股也要有做空机制,让市场监督造假。
杭州星瀚投资投资总监陈晓虎表示,辉山乳业这个老千股终于崩盘,其实稍微有点常识就能看出招股书中的荒谬逻辑。只是因为大股东高比例持股,所以股价一直高高在上。从今天走势看大股东资金链断了,质押的30多亿股强制斩仓。考虑到辉山是港股通标的,不排除A股的投机分子会去抄底。
“A股制度必然会跟上成熟市场,未来A股一定会和港股一样出现垃圾股老千股短期暴跌的情况。”陈晓虎讲到。
编辑 王兆寰 主编 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