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6021849401Nx0kHMf54.png

二维码支付有了银联标准 移动支付格局未定

张夏楠 2017-6-2 18:47:43

本报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扫码支付领域即将出现更多的参与者。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京东金融、美团点评等非银机构也宣布加入银联的二维码支付体系。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二维码支付在前两年的发展局限于场景之争,产品形态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新变化。随着加入银联二维码标准的机构越来越多,竞争可能更激烈,但“这种竞争才是一个公允的市场竞争”。

“四方模式”标准出台

二维码支付在2014年前后出现,一直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唱对台戏。原因之一正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于场景的把持。

此次,银联的标准出台后,消费者凡在布放有云闪付二维码受理标识的商户,打开任意一家已开通云闪付二维码服务的银行或机构的APP,都可以进行扫码支付。

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类似,云闪付二维码可以通过“向商户付款”功能生成“付款码”,由收银员使用扫码枪读取后完成支付,也可以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商户收款码后完成支付。

不同之处在于,银联参与下的二维码支付涉及卡组织、发卡机构、商户和收单机构,为“四方模式”,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采用的仍是直连银行的“三方模式”。

银联在此前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提道,基于卡组织的四方模式,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仅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账户。“四方模式”中不存在资金沉淀虚拟账户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作为银行一方也可以获取透明、完整的支付信息,有利于风险识别管控和客户关系管理。

同时,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同场景下技术模式统一,可以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业务互联互通,甚至跨境业务中的互联互通。

从受理环境来看,银联方面称,全国近60万家商户已经支持云闪付二维码支付,约有266万家商户实现技术开通;另外有近60家收单机构如银联商务、快钱、通联、拉卡拉、随行付等均已完成受理端改造。

在境外,银联国际也在推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计划率先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落地。

在5月27日的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书面致辞中表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既满足了持卡人的便捷支付需求,又实现了银行II、III类账户的市场应用,是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改革政策的有力实践。同时,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的全球通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支付服务与支付标准“走出去”。

机构入场 竞争加剧

在许凌看来,现在的二维码支付类似于十多年前的银行卡市场。统一标识的“银联卡”其实在2002年才出现,有了统一的标准,才实现了银行卡的跨行通用。

“在受理侧,二维码支付的标准就像是高速公路,属于基础建设。”许凌认为,属于基础建设性的部分应该形成统一标准,个性化的部分应该在产品和用户服务上体现。

他解释,与一般的机构相比,银联在境内商户覆盖上有绝对的优势。对接银联的标准后,就可以借助银联的网络实现场景切入。机构只需要做好产品和服务。对于用户一方,也不涉及支付习惯的改变,只要点开自己喜欢的APP就可以。

“就好比打开钱包,刷哪张信用卡没什么区别。只是每张卡的附加服务、权益可能会有不同。”他说。

除首批接入的40余家商业银行及机构外,银联方面称,另有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并即将开通,年内其他主要银行也将基本实现全部开通。

对于可能带来的竞争,许凌称为“公允的市场竞争”,认为场景之争下一阶段应过渡为产品之争、服务品质之争。

艾瑞分析师李超则认为,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扫码支付模式是对人力、资金、设备接口等资源的浪费,服务成本高,是金融行业发展模式的倒退。

他表示,银联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与用户搭建支付基础设施,将进一步促进二维码支付的联网通用,降低行业成本增强用户服务体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也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表示,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推出,主要意义在于继续推动市场竞争环境的多元化,有助于促进二维码支付的规范化发展,以及更好地在安全和便捷之间实现平衡。

“未来二维码的标准发展,在竞争的同时,更有可能实现新的融合,因为互联互通毕竟是零售支付发展的大方向。”杨涛说。

NFC与二维码 谁将胜出?

在移动支付领域,NFC支付与二维码支付是两种主要的产品形式。“云闪付”在2015年底发布时就是以NFC支付为主。

去年9月,京东金融也曾上线NFC支付的产品“白条闪付”,借助与银行合作的联名电子账户,实现与银联“云闪付”的对接使用。

对比这两种支付方式,许凌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认为,“都有存在的价值,并不存在竞争”。哪个产品更好,首先在于用户的个人偏好。其次,“比如在煎饼摊或者大型商铺,不同场景的使用存在差异”,应该交由用户和商户来选择。

从京东金融的角度,许凌表示,两个产品都在做。二维码支付有了统一标准之后,可以借助于银联已有的场景去推,不需要再花费无效的资源去抢场景。相反,对于NFC或者刷脸、虹膜等生物识别的支付方式,京东金融则会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

杨涛也认为,由于二者的支付场景条件和消费者习惯差异较大,二维码的标准出台对NFC支付影响有限。

“NFC虽然借助Apple Pay引起新关注,但因种种原因并未火起来,过去相关各方实际投入资源也不多。NFC仍处于‘谷底’状态,随着条件的完善,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他举例称,零售支付就如同“主食市场”一样,“馒头、花卷、米饭”都有一定需求,不可能一种模式通吃天下。

李超表示,京东金融等非银机构的加入,可以带动银联二维码产品加速落地。双方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带动支付市场降低行业成本,提高支付服务效率。进而也会引发当前支付市场的大变局。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