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经济学家林毅夫讲了一个概念,叫做“西天取经”不如“念好自己的经”,按理说,林毅夫是有资格讲这句话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学家中第一代去美国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人。
林毅夫说,“我近年来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就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功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和当今主流经济学理论把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看发达国家有什么发展中国家就补什么不同,新结构经济学倡导的是先看发展中国家有什么、能做好什么,再把它们能做好的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竞争优势。”
个人觉得,这其实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最大经验,所谓“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说白了,就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今天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在中国经济问题中又一次出现了和西方经验完全不同的内容,而且演变得越来越显著,这个现象就是楼市的“定向加息”,大家可能不以为然,但是,这种“定向加息”绝对是中国特色的。
最新的消息,根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地区的银行房贷利率再传涨声,部分城商行需在基准利率的水平上上浮5%-20%才能放款,浦发银行广州分行的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上浮20%,民生银行则在基准水平上上浮10%,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执行的利率为在基准水平上上浮5%。
而根据《新京报》的报道,北京部分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1.1倍;二套住房按揭贷款最低为基准利率的1.2倍,另有部分银行虽未明确上浮首套房贷基准利率,但是由于额度极为有限,在实际执行中需要议价,也相当于利率有所上浮。另外,某上市股份制银行上海地区早在5月初即开始执行首套房1.1倍利率,杭州多家银行从6月开始首套房房贷利率几乎都没有折扣了,个别银行已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
其实,这种房贷利率上的“定向加息”早在5月初就开始了,现在则是星火燎原越加越重而已,你要说这是在钱紧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也行,但是你要把它看作是监管层为调控楼市泡沫而祭出的必杀技也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早在5月初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就发文表态了,“房贷利率上调给市场预期降温”。
事实很清楚,不管现在市场上如何钱紧,央行等监管层在如何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金融杠杆,但是普遍加息这件事央行并没有做,很简单,如果你已经有一笔房贷在还款,你每个月的还款额并没有任何改变,不管市场上钱有多紧,或者“定向加息”多影响了多少新购房人。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操盘者勇于打破西方经济模型,针对中国经济特色实事求是的地方,如果你还不是很理解,我们来看看美国央行人士是如何看待货币政策和资产泡沫之间的关系的。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凯伊最近刚刚表示,如果美联储要以加息方法降低金融泡沫风险,经济成本会很高,维持高利率以降低未来出现泡沫的几率,代价将是更高的失业率,和失去锚定的通胀预期出现下滑的风险。泡沫在破灭之前难以识别,而美联储阻止泡沫形成的能力有限。美联储最好是确保金融体系足够强大、能够经受泡沫破裂的冲击。
很难想象,在经历了2007年美国楼市泡沫破灭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还有官员在十年之后抱有这种固执的想法。
这种想法是十年之前的格林斯潘甚至是伯南克所秉持的,在伯南克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格林斯潘也认同我的一个观点,即货币政策制定者不能可靠、准确地识别出资产泡沫,也无法保证通过提高利率刺破泡沫就万无一失……尽管我认为银行监管是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第一道防线,但他更倾向于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等待泡沫破灭之后,再亡羊补牢地降低利率,缓解泡沫破灭造成的经济后果。”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家和央行行长们的固执,固守一个他们认定的经济模型不变,而不做任何变通。其实,这些问题早在危机后的十年时间中被不断反思,一个很突出的质疑就是,如果格林斯潘不愿意加息以刺破楼市泡沫,他为什么不能推动提高首付比例?其实还有很多非市场化的手段可以操作,但很显然放任自流的市场原教旨主义阻止了他这么做。
而中国特色呢?我们可以限购,可以限贷,可以限售,当然了,还可以“定向加息”,我不是说中国特色有多么好,但是“西天取经”不如“念好自己的经”肯定是有道理的,没有必要因为西方的经好就给自己上一道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