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707213735Jfrd5t3lVG.jpg

券商系公募征战4周年 规模千亿元 投研优势式微

盛青红 2017-7-7 21:27:12

本报记者 盛青红 深圳报道

2013年6月1日一部新《基金法》拉开国内资产管理大公募时代的序幕。上帝关掉了券商大集合产品的窗户,却向券商敞开了公募牌照的大门。之后各家券商争相设立一级部门或资管子公司,争夺公募牌照资源。

目前已有12家券商或者券商资管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分别为东方证券资管、浙商证券、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证券、东兴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其中齐鲁证券资管也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公募牌照材料。

彼时,拿到公募牌照的券商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市场也认为券商进军公募能带来“鲶鱼效应”。但是4年时间,券商系公募产品规模仅在千亿元附近,业绩也不甚如意,除了一骑绝尘的东方证券资管产品业绩亮丽,其他券商旗下的公募产品业绩堪忧。

此前一度被认为是券商系公募核心竞争力的投研优势并没有在业绩中体现。

券商系公募规模破千亿元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已经获批具有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有12家,分别为东方证券资管、浙商证券、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证券、东兴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除了北京高华证券尚未开展公募业务,其余12家均已展开了公募业务,其中已经发行成立运行的产品有60只(A/B/C合并计算),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的规模已经达1165亿元;另外渤海证券的首只公募产品为货币基金,正在发售;而华泰证券资管的首只公募产品也已经获批待发,也是货币基金。

从规模来看,2015年拿到公募牌照的中银国际证券旗下公募产品规模最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规模达526亿元,其次东方证券资管旗下公募规模也达363亿元,东兴证券旗下公募规模98.5亿元,长江证券资管旗下公募规模54亿元,其余证券公司或者证券资管公司旗下公募规模均不满50亿元。

中银国际证券公募产品规模的突围,主要是背靠中国银行,旗下产品又多为固收类产品,在渠道上有优势;而东证资管旗下公募规模增长,则主要是业绩与规模互为影响的因素。

从产品类型来看,4年来,11家券商系公募成立了60只公募产品(不包括正在募集和获批待发的),其中东证资管旗下有27只公募产品,中银国际证券、浙商资管、东兴证券旗下均有6只公募产品,国都证券和山西证券旗下均有4只公募产品。

尽管券商在公募产品布局节奏上比较慢,但是券商对公募牌照资格的争夺仍然积极。据记者获悉,国金证券和齐鲁资管已分别于去年10月和12月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申请材料。齐鲁资管董事长章飚曾公开表示,公募基金是未来齐鲁资管的一项重点发展项目。

或许对于券商来说,公募牌照是其“全牌照”版图上必不可少的一子。

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金融混业、群雄逐鹿,自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放宽后,券商、保险、私募就加入到争夺公募牌照的大军中。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券商系,因在资产管理领域有多年投研和实战经验,一直被市场看好。业界期待券商系的加入,能给公募行业带来“鲶鱼效应”。但是实际上,12家券商系公募中,除了东方证券资管旗下的公募产业业绩表现惊艳之外,其余券商旗下的公募产品业绩实在一般。

据IF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业绩可查的券商系公募产品共有76只(A/B/C分开计算),其中东方证券资管旗下15只产品半年度累计收益超过10%,更是有5只产品包揽了全权益类公募基金中的第2名至第6名的位置。

但是如果剔除掉一骑绝尘的东证资管公募产品,那么券商系公募业绩真可谓一般般。剔除掉东证资管,业绩好的数华融证券旗下的华融新锐灵活配置,成立于2015年4月,半年度收益为6.72%,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为-4.8%;其次要数国都证券和浙商证券旗下公募产品,业绩最好表现在3%-4.5%之间。

被寄予厚望的券商系公募产品业绩为何没有如市场所愿?

“此前通道业务繁荣,券商拿公募牌照的动力并不在做主动管理类产品,在拿到公募牌照后,对公募产品的研发投入并不大。”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但随着通道业务的被限,券商对主动管理产品的投入会逐渐加大,并且主动向这方面转型。”

这种转变,从各大券商资管开始在公募基金挖角也可见一斑。

编辑: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