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盛青红 深圳报道
谋定而后动。
这是博时基金自2015年以来给资本市场留下的“烙印”,也是记者初见博时基金总裁江向阳最深刻的印象。
2015年7月,正是资本市场血雨腥风之时,从证监会监管单位抽离的江向阳,下一站选择了博时基金,担任总经理一职。而彼时,“老五家”的博时基金正面临再突破瓶颈,公募资管规模更是亟待提升。
压力和重担不言而喻,却也被时间治愈。
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博时基金公司共管理186只开放式基金,并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年金账户,管理资产总规模逾6357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募基金规模逾3763亿元人民币,位列行业第4名;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博时管理社保及企业年金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3名。
作为公募行业首批成立的5家基金公司之一,曾经长期资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将“价值投资”发展成为标签的博时基金,在19周年之际,突破发展瓶颈,再次迎来了“向上勃发”的全新时代,这也是最好的19岁生日礼物。
从2015年至2017年,博时基金又是经历了怎样的重构,从而再拾“新生机”?
三大趋势判断:发力养老和同业
谋定而后动,智在先“谋”。
如果仔细解剖博时基金资管规模重回前十甚至是前五梯队的内因,“2016年精准抓住机构客户的需求,债券类产品规模大爆发”是助推利器。而这一切都源于博时基金经营管理层提前稳、准、敏的预判。
“我是2015年二季度加入博时基金,7月开始担任总经理的,当时在公司董事会的指导下,我们经营班子注意到了几个趋势变化。第一个趋势是金融改革提速,城商行全面转型时代来临,最迟一年,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大量委外需求会出现爆发性增长。第二个趋势,中国要步入养老社会,而且会来得很快。第三个趋势就是80后90后闪亮登场,无论是消费、生活、甚至生产都在互联网化、数据化。”江向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回忆到。
江向阳,经济学博士,2015年初被招商局集团招致麾下,担任招商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一职,随后又在7月入主博时基金,担任总经理。
现在回过头来看2016年,大量非标到期,资产荒下,体量庞大的银行理财及自有资金纷纷通过委托外部机构投资寻找“出口”,机构委外出现爆发式增长,提前布局抓住机会的公募机构,规模大幅提速。但是这个趋势如果要在2015年就洞悉,却并非易事。
为了抓住城商行和农商行机构委外理财的需求,博时基金确立了全面对接机构同业的转型思路。
“要全面对接同业,光凭我们驻扎在北上广深的机构团队人员来对接,肯定是深入不了的。”江向阳直言,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对市场体系进行改革。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整合机构和零售渠道,机构团队全面转型对接同业;零售团队适度机构化;建立大市场体系。”江向阳告诉记者,“机构团队面向同业客户,零售团队在优先保证渠道服务的前提下,同时允许适当覆盖机构客户。因为零售团队是覆盖到各个省,而机构团队就是北上广深,覆盖面不够广。另外,在2015年下半年,基金首发和持续营销都进入寒冬,零售团队也需要开展新的业务。”
诚然,这个策略推行之初阻力不小,机构团队觉得被零售团队“抢了地盘”,零售团队又不理解。“但是很快这种阻力就被成效给冲散了。总规模和品牌口碑都得到了提升,博时基金整体准入的难度也越来越低。”江向阳微笑着说。
“博时基金打造的大市场体系,并不是一个销售部,而是将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服务一体化。”江向阳向记者总结道。整个大市场体系,一方面协同整个公司的一线业务团队,另一方面把产品的需求进行归纳、提炼,和产品规划部进行深度对接。
除了对接同业深化机构业务,博时基金还有一个重要的动作,那就是将养老金部门独立出来。在此之前,博时基金的养老金投资,权益和固收两类投资均分属于两个不同部门,协同作用不强。
养老金业务部门独立后,依托于权益和固收投资平台,但又独立于这两个框架体系,统一决策、统一绩效评估、统一管理。
“养老金业务中心原来是个中台部门,现在中台前台化。”江向阳向记者分析称,养老金业务业绩稳定性强,养老金客户开发周期很长,维护周期更长,更注重体验和服务质量,所以完全可以前台化,也有条件把它中台前台化。
事实上,养老金业务中心独立后,中台前台化所达成的效果非常明显。
据基金业协会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博时基金获得社保基金的增资,成为首批认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博时养老金投资运作规模排名行业第四,已成为目前国内养老金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据悉,博时基金保持着养老金类业务全牌照纪录,是市场上少数同时拥有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资格、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资格、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资格、社保基金海外资产境内投资管理资格、保险资金投资管理资格以及基本养老保险证券投资管理资格的机构之一。
优化产品体系:抢搭互联网快车
现如今,公募资管规模已迈进“10万亿”时代,走进第19个年头的公募基金,在激烈竞争的大资管时代,在产品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增量改革已成为公募夺下下一个赛点的重要战略。
而在增量改革这个卡位赛上,产品布局的作用举足轻重。
从近两年的公募规模数据来看,能够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队军团的公募机构,无一不是在产品布局上抢得先机,获得先发优势,而这其中就不得不提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业务创新,这是基金行业在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错失了一轮互联网货币基金及互联网基金布局的先机。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时代已经来临,所以这个消费互联网化、生活互联网化和生产互联网化的趋势并不是短暂的,而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江向阳向记者坦言,“2015年下半年后,我们经营班子也达成共识,加大布局互联网基金。”
截至目前,博时基金在互联网基金上已经开枝散叶。与蚂蚁财富合作陆续推出互联网黄金品牌——存金宝、国内第一只商业大数据指数基金——淘金100、打通网购消费和金融投资的通路——B2C黄金红包、首批入驻支付宝财富号等都是博时加大互联网基金布局的真实写照。
在互联网基金布局后来居上的博时基金,更是在今年6月,携博时合惠正式登陆蚂蚁聚宝平台,打破了支付宝仅有余额宝一只货币基金的记录。从数据来看,得渠道者得天下,互联网就是最好的渠道。据中报显示,二季度末博时合惠的规模一举增至240亿元。7月中旬博时黄金ETF规模已突破80亿元,持有人突破380万,成为业内规模最大、份额布局最全、持有人数最多的黄金ETF产品。
海外布局方面,博时基金与美国金瑞公司合作推出的业界首只追踪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的ETF基金——“金瑞博时MSCI中国A股指数上市基金”(KBA),今年以来基金规模由不到1亿元大幅增长至12亿元人民币。
而这追根溯源,最终还是取决于产品布局的战略。
“保持产品规划部的独立性和战略性地位,才能保持公司产品布局的前瞻性。”江向阳告诉记者。
根据布局,博时产品规划部将产品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战略性产品、竞争性产品、创新型产品;根据规划,博时产品规划部将产品组织划分为四个方向:执行一批,布局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
现在回过头来看,博时基金的产品卡位确实相对精准。银行债券类、互联网货币类、绝对收益类等产品的布局和申报节奏,与行情和趋势相符,最后在规模上进一步反哺博时。
在博时的产品战略规划中:2016年产品方向是主打债券,培育权益投资和年金投资,储备量化;2017年产品思路是整固债券,拓展互联网金融,全面布局权益产品,培育多资产和量化,储备智能投顾。
投研一体化:狠抓权益投资解决“两张皮”问题
如果说规模是居身之所,那业绩就是立命之本。
坚守“价值投资”的博时基金,总体上,固定收益不管是规模还是业绩有口皆碑,而在权益投资方面仍在等待爆发力的出现。
“仍然要坚守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的内涵外延,都要因时而新、与时俱进。”江向阳笃定道,“很长一段时间内,价值和成长被放在对立的两端,其实这种投研文化是不对的。很多因素都变了,比如经济结构、产业特点、流动性都发生了变化,那价值的标准也应该随之而变。”
博时对投研文化进行了整合。“第一是基本面,第二是确定性,第三是研究深度覆盖。”江向阳告诉记者,“唯一的准绳就是基本面,不管是哪种投资风格,前提是基本面分析框架,只是对不同的产业、行业及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面分析的方法框架关注的点是可以不同的,从而导致估值方法的不一样。”
为了跟上“新投资、新价值”的投资理念步调,博时基金在新兴产业方面加大了基础投研的投入和成本。“博时基金过往在传统产业方面的投研倾斜比较大,而对新兴经济的跟踪和研究积累不够,近两年来,我们在新兴产业的基础投研上加大了投入。”江向阳说。
目前,博时研究部分为若干专题小组,包括TMT小组、新周期小组等。要求研究员做有深度的基本面研究,不过分看重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增速,更看重行业格局和公司长远发展。
博时基金的权益投研团队超过100人,其中投资及研究人员的比例约为1:1,也可见博时基金对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
“我们去年权益业绩确实有所提升,但还是存在基础投研方向不够敏感的问题。更深层次来讲,是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两张皮的问题没有解决透。”江向阳直言,2017年要狠抓权益业绩,彻底解决“两张皮”问题。
在江向阳的规划里,就是继续深入推进投研平台化、投研一体化,包括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都纳入到投研平台,在确定投资策略之前,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在投资决策方式上,发挥投委会的投资决策作用,基金经理负责具体投资。
“投研的组织按照产业化来划分,要求基本面、确定性深度覆盖,持续维护股票池。投委会决策后,编制模拟指数和股票池,最后进行综合考核。基金股票落实到投研小组,落实到研究员头上,赏罚分明。”江向阳进一步向记者介绍。
编辑: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