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一场隔夜雨让北京7月21日的气温骤降十多度,但突然而至的凉爽也很难抹去此前数天酷热留下的阴影。
“最近北京持续高温湿热,让人觉得无处可逃,心烦气躁,愿北京音乐厅舒适的环境和精彩的节目能给您的身心带来一丝清凉!”连续多日的高温,使得北京音乐厅也拿天气做起了广告。
7月19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20日白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江南以及重庆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可超过40℃。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此次高温天气从7月7日开始,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大的一次,具有持续时间长、局部强度大等特点;其中,北方的高温天气是受大陆西风带的偏西北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白天地表升温快;南方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白天受太阳短波辐射影响,地面温度逐步上升。
高温催生出一系列商机:空调销售火爆,部分品牌卖断货;游泳馆爆满,泳衣泳镜供不应求;超市生意好了,冰镇饮料销量是平时的3倍;外卖订单增多,一到中午外卖小哥就忙得不可开交……
空调卖断货
连续几天,北京的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每天晚上睡觉,王磊家里的空调都一直“呼呼”地开着,他家住顶层,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屋顶普遍比较“薄”,太阳照射下来,屋子里“跟蒸笼似的”。
7月15日,王磊突然发现空调不制冷了,打电话请维修工人来,师傅说可能是氟利昂用完了,于是重新加了氟,但弄完了还是“不好使”。工人说,可能是空调坏了。
王磊干脆想换台新的空调,他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上电商客户端,搜索空调,结果发现适合自己家面积的1匹冷暖挂机空调很多都“无货”,剩下那些有货的,则基本都是价格比较贵的。有那么一两次,他好不容易找到一款价钱合适的机子,打开页面的时候还显示“仅剩4件”,但等到他下单付款的时候就告知“无货”了,这让他非常郁闷。
一开始,王磊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网站能够尽快补货。可是,在等待一天之后,他发现大部分空调还是依旧“无货”,好不容易有几款重新上架的,很快则又是“仅剩1件”了。最终,他只好选择了一款价钱贵的下了单,因为天气热得实在让人受不了。
王磊的遭遇并非个案,7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发现,近期是空调销售旺季,很多品牌的低端型号都出现了断货,尚在销售的则大部分都是高端品类。
苏宁易购梨园店某空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品牌2000元以下的产品早都卖断货了,目前仅剩的一款有货的中低端产品,价格也要2499元,光是前一天就卖了28台,今天又补了10台,不然的话也没货可卖。
“你看对面的销售都走了,因为便宜的空调都已经卖完了,剩下高端的不好卖。”他指着对面某品牌空调的展台说,“如果可以等2-3天,还有一款1699元的可能会有货。”
天猫商城发布的数据也显示,7月15日,“天猫狂暑季”促销活动首日,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了800%;其中,美的同比增长1300%,格力同比增长1600%,海信同比增长1400%,科龙同比增长800%。
由于销量大,现在空调送货都需要排队等候。苏宁易购梨园店的空调销售人员表示,平时购买空调,下单后第二天就能发货,现在则要等上3-4天,因为要送的货太多,送货师傅们忙不过来。
据了解,目前很多空调厂家都已是加班加点地组织生产,比以往提早上班,或推迟下班,以提高产量,有的甚至把其他部门的员工也临时调配到一线车间中来帮扶生产。
高温经济学
事实上,高温天气催生的生意远不止空调销售这么点。
在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小超市,一个上午,光是雪糕冷饮就卖了300多元。平常,冰镇饮料一天只能卖20瓶左右,现在则能卖60多瓶,是平时的3倍。
游泳馆的生意也是爆满。7月19日晚,本报记者在通州区某体育健身俱乐部看到,游泳池里的人摩肩接踵非常多。
天气炎热,很多人连饭都懒得做了,索性点外卖,结果导致外卖小哥的生意火了。一位快递员表示,他们最近的业务量明显上涨,一到中午就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午餐时间都能送出100盒左右。
高温天气,还导致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国家电网数据显示,7月11日-13日,全国发电量连创新高,3天的发电量分别达到195.91亿、202.84亿、206.93亿千瓦时,较去年夏季最高值增长了7%。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福建、河南、辽宁、陕西、新疆等12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在北京,7月13日中午的电网最大负荷已达到2254万千瓦,连续第二天创历史新高,2254万千瓦的数字大约相当于平日里北京10天的用电量。国网北京电力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娄奇鹤分析称,这其中,空调等降温负荷占比首次超过全网负荷的一半,达到了52%,与往年工业用电为主的用电结构形成了显著对比。
为了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将合理调度电厂发电出力,发挥跨省、跨区的输电能力,最大程度地支援用电紧张地区,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在经济学上,有个“一度效应”——气温每发生一度变化,商品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据此,国外有的气象机构还开发出了“啤酒指数”、“空调指数”、“耗电指数”、“冰激凌指数”等气象指数,成为企业确定生产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不少企业因此得到了气象投资的丰厚回报。而根据经济学上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的投入产出比为1∶98,也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就能够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