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729015919FFEj85zKbV.jpg

IPO悬疑,创投痛并快乐着

冯樱子 2017-7-29 01:56:22

冯樱子

2017年上半年,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有惊喜也有惊心。有人说创投是个圈,外面的人羡慕圈内人的高回报,却不知圈里人经历了怎样的波澜。

前6个月最牵动人心的应该是IPO市场的变化。让投资机构感到欣慰的是年初IPO的开闸。有数据表明,上半年共266家中企完成IPO。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属尚品宅配,清科给出的数据是,此项目为达晨创投带来超22倍回报。然而实际回报更加惊人。“大概测算,尚品宅配上市后股价在高位时对应的最高回报接近80倍。”达晨创投投资总监温华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但到了5月,IPO速度放缓,在二级市场获得超高收益的机会不再那么多了。

综观上半年,PE/VC经历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应该是“减持新规”的出台,一些投资人表示因此躺枪很无辜。过去的6个月,PE/VC的喜悦与委屈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

喜:最高获80倍回报

业内普遍认为,2017年上半年PE/VC机构迎来收获季。清科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266家中企完成IPO,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A股247家、港股18家,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1家。

与此同时,前6个月机构被投企业IPO成绩单也被晒出,数量最高的机构达晨创投6个月共有14家被投企业成功IPO,深创投和九鼎投资分别有9家IPO紧追其后,这些企业为各家机构均带来了较可观的回报倍数。

清科数据显示,达晨创投以尚品宅配获超22倍回报最为突出。此外,还有很多项目回报倍数也很瞩目。例如,深创投所投星城石墨、九鼎所投荣泰健康、启明所投透景生命等回报均在7倍以上。

而这些回报倍数仅仅是按照发行价计算,项目的实际回报率可能更高。温华生对本报记者透露称,尚品宅配上市后股价最高时的回报已接近80倍。

从上半年被投企业IPO数量可以看出,IPO正常化对投资机构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然而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回顾2017年上半年,年初IPO大提速让业内一度认为2017年将是“IPO大年”,但这个词到年中几乎无人再提及,因为从5月底开始,IPO放缓了。这一变化引来诸多猜想。

在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倪泽望表示,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就应该允许上市,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希望IPO发行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能被一些市场变化或声音所影响。

长久以来,一旦股市震荡下行,IPO政策就会出现调整,原因是认为股市下行是IPO数量过多过快的结果,前海母基金首席执行合伙人靳海涛说,因公众担心股市大幅下行就放缓IPO速度是一剂错药。

靳海涛认为,IPO扩容并不是导致股市波动的主要原因,相反国内股市不够成熟主要是因为供应量不够,而发行不足就会导致有限的股票被恶炒。上市公司的股价该高的没高,该低的没低。股市大幅度上下波动,某些板块上蹿下跳的原因是,资金不断对所谓的概念过度热炒,跟IPO扩容关系不大。

“而其中最无辜的,莫过于创业投资行业。” 靳海涛表示。

面对多变的IPO市场,投资机构还是要找到应对方式。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认为,当前的股权投资市场和IPO发展仍处于发展摸索阶段,资本要长期生存还需适应政策调整。

忧:退出收益逐年下降

虽然上半年被投企业IPO让投资机构收获颇丰,但在退出方面,IPO退出收益自2010年达到峰值后就呈逐年下降趋势。据清科数据显示,2006年IPO退出回报数(中位数)为5.74倍,投资IRR(中位数)是124.9%;2017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降到了1.90倍和10.7%。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退出回报倍数应该比数据统计的要高,但大家默认的是通过二级市场获得超高收益的机会逐渐减少。

IPO退出回报的下滑,主要原因或许是近几年一级市场价格抬高,二级市场价格回落,导致一二级市场之间价格差距缩小。

杨歌认为,一级市场价格被高估了,近15年来IPO产生的超额收益吸引了大量市场资本,因而一级市场产生了大量的投机行为,资产泡沫化现象不断加重。

在二级市场方面,温华生分析称,整个A股的估值已没有前几年那么高,渐渐趋于理性,所以导致市场一二级价差收缩。但他对IPO退出收益仍比较有信心,认为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降太快。

虽然IPO依然是重要退出渠道,但近几年PE/VC退出方式更加多样化。从长期来看,近10年并购退出收益中位数基本在1.5倍左右,较为稳定且呈现略有上升趋势。清科研究中心给出的理由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较为低迷且IPO市场频繁关闭致使机构选择并购作为替代。

那么IPO正常化会不会影响并购退出呢?“IPO正常后,愿意被并购的标的减少,很多企业愿意慢慢等IPO,不愿意谈并购合作。”在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倪泽望透露,目前并购难做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并购审核更加严格,很多标的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通过并购重组审核。

温华生称,在一定程度上,IPO正常化使一些小企业能够自己上市,因此不愿意被上市公司并购,因此肯定会对并购有一些影响。如果独立看并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并购行为是实体经济内生的需求,所以其发展不应过多被IPO左右。

惊:“减持新规”拉长退出周期

2017年上半年,要论让投资机构最感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减持新规”绝对排在前列。5月底出台的“减持新规”,让一些PE/VC躺枪。有投资人认为,减持新规可以压缩一二级市场的“套利机会”,淘汰投机型“假”PE。但另一方面,很多IPO项目背后,不乏PE/VC机构多年的苦苦等待,而减持新规延长了股权投资的退出期限。

尽管证监会随后对该政策做了解释,但政策仅适用于符合新规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很多股权投资基金被排除在外。

一方面,业内对减持新规普遍持认可态度,认为新规限制资本的短期退出,减少利用一二级市场利差进行快速套利的机会,提升资本市场的质量。但另一方面,投资机构也有一些说不出的委屈。

“减持新规对我们做一二级市场有比较大的影响,深创投每年利润主要靠股票减持,现在会考虑那些股票怎么卖,明年能卖多少,才能实现整个利润的完成计划。”倪泽望表示。

靳海涛认为,总体上来讲,减持新规是值得肯定的,但新规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投资人持有股权周期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长期投资人的积极性。“应当对持股周期不同的投资人,有差等的减持办法,而不是一刀切。应该尽快制定反向挂钩的减持机制,也即在企业上市前,持有股权时间越长的,在企业上市后,可集中减持的股份比例越大,反之,则越小。” 他说。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