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7311647127ZCM53ewry.jpg

TCL践行“一带一路” 李东生详解国际化新高度

黄兴利 2017-7-31 16:36:03

TCL《大国品牌》海报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本报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的热情不断飞涨。7月下旬,瑞银投资银行亚洲并购部透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迄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仍然活跃,并购量高达1020亿美元。此前,清科集团数据显示,2016年中企海外并购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焦点,全年披露交易金额案例数187起,涉及交易金额5,230.21亿元,同比增长170%。

在中国企业的并购国际化之路上,TCL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十余年前大手笔并购法国手机厂商阿尔卡特与电视厂商汤姆逊全球彩电业务,到近年来拿下美国智能手机品牌Palm以及黑莓品牌授权,走出国门让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深深体味到了品牌蕴含的无限价值,他对记者发出如此感慨:“我们最深刻的体会之一就是,打造自主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获取长远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

跨国兼并重组“得大于失”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意识日益增强,全面“走出去”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过程中,TCL在十余年中的国际化成果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颇具示范作用和典范意义。

回顾TCL的出海历程,李东生介绍称,TCL国际化经历了早期探索、跨国并购和稳步成长三个阶段,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颇具代表性——国际化不仅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而且需要企业具有敢为人先的胆略和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他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但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变,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TCL先后收购了法国彩电巨头汤姆逊的全球彩电业务以及法国电信巨头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这次并购曾被认为是中国制造业向全球化扩张的标志。

对于这一阶段的跨国兼并重组,李东生感触颇多。他提及:“TCL进军欧美市场,跨国并购了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化,尽管当时轰动了世界但却一度将TCL推到生死线上。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得到的要远远大于失去的,比如技术的突破、集团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等,这一步是必然要走的,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探索的路上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事实上,从2007年至今,TCL在全球的资源整合仍在继续发酵。2016年,TCL获得黑莓品牌授权,成为黑莓手机的操盘者,并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BlackBerry KEYone。此前在2015年,TCL还宣布从惠普手中收购美国智能手机品牌Palm,意图将其打造成高端智能手机品牌。除此之外,李东生还曾对外透露称,日后还会选择一些并购机会,扩大业务规模以及产品线。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TCL定位于“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快在海外新兴市场的布局。

一帧历史图像记录了“一带一路”战略给TCL带来的国际化机会:去年6月,在历时13天行驶后,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次抵达波兰,这趟班列运载货物近80%为TCL成都工厂货源,而这些电子原件将被运送至中国在波兰最大的制造工厂——TCL波兰分厂进行组装,进而发往全欧洲进行销售。

李东生表示,信息社会的互联网时代,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跨界竞争此起彼伏,给全球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合作,带来新的契机。

在李东生看来,TCL通过一系列文化变革、业务模式创新,完成了涅槃式的“鹰的重生”,全球化战略能力获得新突破。实际上,在拥有诸多国际品牌背后,国际化已经成为TCL发展的重要引擎。TCL集团2016年财报显示,TCL主营业务的海外营收已经占到了总体营收的45.7%。李东生提出,未来希望TCL的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能超过50%,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要扮演中国强势企业整合者角色

对于试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前路犹长。在李东生看来,面对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未来的出路主要有三条。

他详细介绍称:“一是加快成长,最终成为国际级企业;二是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被兼并、收购或依靠国际级企业生存,成为国际级企业的一员或附庸;第三个是被淘汰出局。第三条路肯定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第一条路在操作上的难度也可想而知,因此,对多数企业来讲,不管愿意不愿意,客观上只能选第二条路。”

三条路同样摆在TCL面前。在李东生的规划中,TCL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国际级企业,扮演中国强势企业整合者的角色,而不要把这个机会都留给外国企业。“这当中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不去冒这个风险的话,未来会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也是当初TCL决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初衷所在。”李东生说。

除了出海路径之外,李东生提出,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层次的战略能力,集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TCL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这摸爬滚打的十余年经验,李东生提及了三点体会,包括要保持比较敏锐的全球性市场洞察力以及政策嗅觉、把握商业模式升级和战略转型布局以及构建企业过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等三个方面。

李东生认为,针对不同的国家市场,商业模式、做法肯定会有不一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需要基于市场,以及对消费者的了解,产品、服务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另外在整个业务系统当中,针对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得建立适应在那个国家经营的一套业务体系。

“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并购没有必然关系,国际化可以采取并购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相对而言,并购会快一点,因为你能够快速拿到对方的市场份额,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积累。”李东生指出,并购虽然是比较快的方式,但是并购对企业管理的挑战非常大,要在短时间内要把一个新的组织、新的团队融入到你的企业当中,企业面临的困难比较大,融合不好的话,很多能力就会丧失,所以采用并购的方式,还是自己拓展业务的方式,要根据自身产业等情况要做出选择。

所以在李东生看来,对于中国企业出海而言,“国际化并购是一条路径,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