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最近十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势如破竹,一口气从6.7区间升至6.4区间,涨了近2000个基点,涨幅高达2.2%,创下自去年5月以来新高。此前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就已经上涨了2%,由此人民币一改近两年弱势,相对美元转为强势货币。
汇率稳定了,资金规模性流出的警报解除了,在市场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最近不断有声音喊央妈降准放水,以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性舒缓。
近日,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公开喊话,“央行是时候把降准提上议事日程了”。其认为在时机上,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趋势性升值,人民币汇率对降准政策的掣肘消失;央行预期引导加强,“降准=宽松”的误读可能性降低,央行降准只是维稳流动性的意图,对市场的影响将会相对温和。为什么在降准操作停用一年半之后需再次启用?其认为,从流动性总量上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态势明显;从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结构上看,银行间流动性同样“问题重重”;降准替代外占、缓解流动性总量及结构矛盾,是最佳之选;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释放、央行预期引导加强,“降准”政策窗口期到来!
8月下旬,人民币汇率稳定之后,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就发布报告提出“中性降准”,其称为缓解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紧张,“降准”是最为快速简便的方法。而相比定向降准,“中性”的全面降准能更加有效解决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水平整体不高、流动性结构失衡的问题。所谓“中性”降准,即是在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大幅压缩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余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操作配合降准,保证流动性总量基本不增加,但结构性失衡问题得到明显修复。
早在8月中旬,广发证券就率先喊出“年内降准概率提升,降准窗口或开启”,认为在人民币汇率步入稳中上升区间的这个前提下,有降准的迫切性,冲外汇占款连续20个月下降,且下半年将维持低位态势;金融去杠杆效果已显现,金融机构表外扩张速度放缓,同时,2017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回落至1.40%,加剧资金面紧张程度;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摆在首要位置,并提出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目前,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CPI也没有突破2%,刚刚公布的8月份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8%,通胀暂时无忧。从各种条件来看,降准的时机窗口开启,那么,央行会不会听从市场的呼唤,采取降准的措施来释放长期资金,以补充市场流动性呢?
央行参事盛松成曾在8月中旬称,目前超储率已经很低了,应该说降准是完全可能的。但降准最大的问题是释放的宽松信号意义太强,与当前总体基调不符,而且降准以后短期内是不能再升准的。其判断央行更乐于通过SLF、MLF、PSL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央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延续性,那么,到底是采取降准这种“强信号”,还是继续采取SLF、MLF等各种“酸辣、麻辣”粉来进行流动性调节?尽管市场声声催促降准, 关键还是要看央妈的抉择和定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