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915214655a37BJxqbLH.jpg

已建853个听力语言康复机构 听障儿童开启全面康复模式

本报记者 马维辉 王晓慧 刘诗萌 北京报道

9月6日,河南省新乡市,0-14岁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全覆盖项目正式启动。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儿童,经家长或监护人申请,都可以免费享受人工耳蜗产品一套,并得到每人1.2万元的手术费用补助和1.4万元的康复训练费用补助。

事实上,这只是我国政府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的众多服务项目之一。9月14日,在2017中国听力语言论坛上,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表示,目前全国累计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853个,具备年新接纳2万名聋儿、在训3.5万名0-6岁听障儿童服务的能力。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患者达2780万人,其中单纯听力残疾2004万。这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人数为13.7万,7-14岁的为29万,15-17岁的则有15.38万,18岁以下的听力残疾儿童总数达到了58.08万。

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也呈加速态势。2013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省(市、自治区)残联所属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全面建立,总体达到《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规定的二级及以上机构标准。

尽管如此,但在梁巍看来,目前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服务还存在一些困难。

“例如,针对贫困家庭听障儿童的救助与保障制度体系欠完善,听力语言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还存在如何抵达的短板。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需求的覆盖率也比较低,现有的服务供给只着重于3-6岁的听障儿童,而针对0-3岁听障小儿和7岁以上学龄听障儿童的服务供给能力则不足。”他说。

按照《残疾人康复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的规定,到2020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梁巍表示,这一方面对现有的服务提供者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带来了精进发展的机遇。

“中国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中,今年年底能够初步完工,估计2020年可以入住,以此为契机,可以通过多方面努力,迎接‘十三五’目标的挑战。”他说。

首先,需要优化听障儿童康复服务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政策机制的保障。例如,可以把听障儿童康复服务全面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等,依据《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的具体要求,推动听障儿童康复工作与医改工作实现有效对接。

其次,借助“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的实施,可以健全听障儿童及其康复需求的识别标准和方法体系,规范现有听障儿童的听力筛查、听力诊断流程、方法和标准等。

此外,还要一方面继续推广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模式,建立健全全面康复教育策略体系;另一方面不断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针对0-3岁小龄听障儿童的康复需求,发展个别化家庭培建计划服务(IFHP)模式,强调家庭成员的示范作用和听障儿童学习自然的能力。

最后,还应该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打造听障儿童康复服务平台,实现个体康复发展跟踪与质量精细化管理。

“今天论坛上很多专家都提到了大数据和信息化,目前我们的听障儿童康复服务平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可以提供培训、应用、教学管理和家庭康复辅导等功能,还可以把智能化的思想、个性发展等思想方法传播给管理者,为康复服务者提供智力支持。”梁巍表示。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