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9月15日晚间,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天环境”)发布重大人事任命公告,董事长赵笠钧辞去总裁职务,同时提名聘任吴坚担任公司总裁一职。
简历显示,吴坚来自于世界500强中的杜邦公司,历任杜邦安全管理咨询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杜邦环境清洁技术北亚区总经理、杜邦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等职自2015年开始,就任杜邦先锋中国区总经理,全面负责杜邦先锋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和市场开发工作。
赵笠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环保行业陷入一片争抢项目的混战之际,博天环境将“追求有质量的增长”树立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引入吴坚正是这一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了解,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下环保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很多环保企业因为项目管理不足,其自身反而成为了一个污染源。
“追求有质量的增长”
赵笠钧表示,博天环境物色新总裁的准备其实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公司启动了一项名为“总裁画像”的工作计划,公司高层讨论认为,环保行业内人才基础相对薄弱,基于公司希望成为世界级伟大公司的长远目标,新总裁应当是一位来自于行业外的跨界精英,能够为公司带来国际化视野和更为规范的管理理念。
这样的考虑,让博天环境把寻找总裁的目光聚焦于世界500强之中。在当年的董事会上,几位符合总裁画像气质的世界500强外部嘉宾受邀参加,而此次新任的公司总裁吴坚正是其中之一。
最终,博天环境之所以选择吴坚,主要是基于“追求有质量的增长”的战略。
据了解,质量问题是当今环保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在2017年开展的第三批中央环保督查过程中,很多环保企业因为项目管理不足,排放不达标,结果其自身反而成为了一个污染源,不得不接受处罚。
因此,在行业陷入一片争抢项目的混战之际,赵笠钧把引入吴坚正看成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吴坚此前所在的杜邦公司是以生产火药起家的,在安全管理和质量把控上有着非同一般的企业基因。在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企业还经历过多次转型——由最大的火药公司转型为最大的化工品公司,并成为当今最大的农业公司之一。在不断的跨界生长中,企业都保持着质量管控上的优势,并体现出拥抱变化的远见。
杜邦公司的这些特质,正是吴坚将为博天环境带来的新基因。吴坚表示,“我会在工作中为博天环境植入杜邦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理念,并结合此前在环境工程领域近16年的工作经历,带来更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公司实现管理的提升,帮助公司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保有良好的规范。”
除了人才布局,博天环境对质量的追求还体现在对业务的选择上。赵笠钧认为,公司发展不能受项目机会的牵引,而是要真正明确未来的业务方向以及公司存在的社会价值。为此,今年7月,博天环境管理层专门举办了连续一周近100小时的闭门会,就此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8月公布的2017博天环境半年报也显示,公司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下设了独立的“风险控制中心”,从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投资决策流程。
技术进步才是驱动产业发展的良药
近年来,大批资本看好环保产业的前景,纷纷涌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曾经表示,这易造成整个行业的投资供大于求。这方面,前几年光伏和风能的大起大落就是前车之鉴,就连无锡尚德这样的明星企业也难逃破产的命运。
与此同时,环保监管的力度则越来越严。赵笠钧表示,“博天做了22年环境治理,如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现在把污水处理费支付放在比较优先的角度考虑。民众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了,以前只是关心‘看得见的’污染,现在连‘看不见的’也开始关心了。”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前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越来越严,环保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做得不好不但收不到费,还有可能遭到惩罚。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监管严了,同时低价还在持续,中间这段时间环保企业就会很难受,有些甚至会“死掉”。只有产生惨痛教训的时候,下一阶段的投标才会更理性,慢慢地不敢再报低价。
“在国外,垃圾处理费每吨要200欧元,而我们才20元人民币。未来,中国的垃圾处理费一定会恢复正常,可能比国外便宜,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有20元人民币。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死掉一批企业,会有企业破产,然后大家觉得这样搞不下去了,才会回到100块钱、200块钱。”文一波说。
赵笠钧也表示,企业低价竞标,又没有引入真正的专业化公司运营,早晚有一天问题会爆发,到时候“谁有解毒良药,谁就会占尽先机”。
在他看来,现在还是环保市场的初期,下一阶段开始有淘汰,工程施治阶段完成后,那些不擅长运营的大企业可能会通过资产证券化或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渐退出市场,交由一些专业的公司来运营。
第三阶段则是环保大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行业秩序会逐渐得到规范。到了第四阶段,大规模的行业并购整合基本完成,每个细分领域只剩下5-7家“寡头”垄断,他们都有不同的定位,竞争不像之前那么惨烈,这时候环境治理才会进入到更精细化、健康有序的阶段。
“现在我们的市场下来得太快了,不用那么精细地去提升技术,企业也能有机会,所以大家对技术还不够重视,可下一步就要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了。”赵笠钧说。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