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到2017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砥砺奋进的五年,是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五年。在“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金融改革浪潮中,博时基金实现了公募管理规模的翻倍增长——从1371.30亿元到3763.55亿元,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范本。(数据来源:wind,2013.01.01-2017.06.30)
是什么让这家“老五家”一直勇立于行业潮头?因为博时基金不仅立足于资本市场,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与投资者共同分享经济改革红利;更服务于实体经济,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全面提升基金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资本市场:与投资者分享经济改革红利
在金融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博时基金坚持产品创新、努力做好社会财富管理,在坚守“业绩为王”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勇立基金行业潮头,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并且便捷高效的优质理财服务。凭借持续稳健领先的投资回报和积极完善的服务体系,博时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于2017年6月末达到3763.55亿元,位列行业第四。
“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是博时始终坚持的投资理念。2014年8月,博时推出中国首批商品ETF基金——博时黄金ETF基金;2015年9月,推出国内首个大数据品牌——博时“指慧家”,并相继推出国内第一只商业大数据指数基金——博时淘金100(001242);2017年6月,博时在业内首批接入蚂蚁财富平台并上线博时财富号,并推出继余额宝之外首只在支付宝上线的货币型基金——博时合惠货币……五年来博时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屡开行业先河,为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为国民创造财富”是博时基金始终的愿景。这五年时间里博时基金继续完善产品线,覆盖从股票投资到固定收益投资、从低风险到高风险、从主动管理到被动管理等不同基金产品类型,服务客户超3800万。
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根植于服务实体经济”是博时不变的使命。在证监会“全面提升证券基金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号召下,博时基金不断增加制造业、环境及公共设施等领域的资产配置,对接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的产品服务类型日趋多元,持续增加制造业、信息技术、环境及公共设施等领域的股票配置,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博时认为,为了促进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有效匹配,助力经济可持续增长,金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博时基金将根植于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走向基金业全球化”是博时未来的规划。国际化是国内公募基金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在诸多公募基金中博时的国际化非常有特色,并非只抓住单一产品追求大规模发行,而是采用多元化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博时基金率先于2014年与美国金瑞公司合作推出追踪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的ETF基金——金瑞博时MSCI中国A股指数上市基金(KraneShares Bosera MSCI China A ETF,代码:KBA),此举属业内首家。在港股市场,博时基金的布局同样处于行业领先低位,早在2010年便发行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股票基金(QDII),并于2013年开始着眼于海外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基金(QDII)应运而生。另外,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跟踪标普500指数的基金,成立于2013年的博时标普500ETF基金(QDII)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标普500指数基金(数据来源:wind,2017.06.30)。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这关键五年时间里,博时基金在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同生共长、砥砺同行的过程中,给公募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站在下一个五年的开始,以打造“百年老店”为目标的博时基金正朝着市场化、国际化、全功能、高品质的一流资产管理公司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