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10月19日10:0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记者招待会,请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杨晓渡,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齐玉介绍了加强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情况的,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高压态势之下,有些地方出现了为官不为,甚至是官员“辞职下海潮”的情况,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遏制这种问题?
齐玉表示,从统计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务员队伍总体是保持稳定的,平均每年辞职人数仅占公务员总数的0.1%多一点。
“我们一共是700多万公务员,每年辞职的大概就是1万左右,因此,不存在所谓‘辞职下海潮’这种情况,‘潮’也没有形成。”他表示。
在他看来,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辞职也是人才流动的规律,在各国都是一样,属于正常现象。虽然每年有一些公务员辞职离开,但也有许多优秀人才通过考录或者调任等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这就形成了“能进能出”的良性机制,这也符合公务员制度本身设计的初衷。
而关于“为官不为”问题,他表示,应当承认这个现象的存在,但必须说明的是,这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属于极少数,是有些地方的个别现象。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气象更新。在新形势下,我们的干部队伍普遍经受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新的良好的变化,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够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尽职尽责,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一种局面。”他说,“目前,在极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主要是有些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识不足、理解不够,对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主动适应不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作风不够,因此工作中一时出现不敢为或者不想为的问题。”
“当然,面对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要求,有的干部确实不会为,不知道怎么干。”齐玉说。
他表示,虽然“为官不为”的现象在干部中属于极少数,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减少,但还是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已经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是对思想观念不适应的,加强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
二是对于能力不适应的,通过强化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素质,补上能力短板;
三是对于作风不适应的,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的力度,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真正让干部不敢懈怠、不能渎职;
第四,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提拔重用那些忠诚、干净、敢担当的干部,让那些不想干事、不干实事的干部没有市场,同时还要受到惩戒。
“此外,我们还在努力强化正向激励,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真诚关心干部,正确对待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把工作中无心之过同明知故犯区别开来,把探索中的失误同无视法纪区别开来,把为公之失同谋取私利区别开来,鼓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大胆作为。”齐玉说,“通过这些措施,‘为官不为’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