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10月19日15:0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楼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一场集体采访,并请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朱光远、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命名检察官施净岚、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病理损伤技术处副处长田雪梅、江苏薛济民律师事务所主任薛济民接受采访。
有记者提问,近年来中国的司法机关在大力推进改革,在这方面,怎样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对此,几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
政法委:破大案也管小案
朱光远表示,据统计,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中,盗窃类案件占了50%以上。所以,这几年都采取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来打击盗窃案件。今年1-9月份,江苏的刑事案件下降了15%,盗窃案件下降了17.6%。
公安:便民惠民
田雪梅表示,通过深化改革,现在异地办理身份证都不用返回原籍,就地就可以办理了;没有户口的人可以登记落户了;还有私家车实行了六年免年检制度,新车免年检,这都是公安部采取的便民惠民措施的具体体现。
律师:让普通百姓请得起“名律师”
薛济民表示,在法律援助方面,从2013年到目前,已经为五百多万群众提供了法律援助,为2800多万群众提供了免费咨询。特别是今年以来,司法部党组在狠抓服务效能,不光是为请不起律师的群众来提供法律帮助,还开展了法律援助的名优工程,让普通的百姓也能请得起“名律师”。
“2013年,全国还有174个县没有律师。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努力,174个县都有了律师提供服务,我们的法律服务已经覆盖到所有的县级以上。”薛济民说。
法院:为民+公正
宋鱼水表示,在法院,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主要体现在“为民”和“公正”两方面:
第一,为民方面,最高院到地方法院开始实行立案登记制度,统计显示,法院应当依法立案的案件,当天的立案率达到了90%。同时,最近还成立了互联网法院,进行了智慧法院的建设,用互联网信息化来为老百姓提供司法服务;
第二,公正方面,进行司法改革,目标就是尽量构筑一个公正、高效、便民的司法制度。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