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军 实习记者 宿慧娴 北京报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十九大报告对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作出了部署,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姜鲁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的设立,意味着形成了能够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者职能的机构,并且使得自然资源的改革方向相对集中,同时也担负起对资源的监管职责。
有助改变分散管理现状
10月18日,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据悉,新设立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组建的四大新机构之一。另外3个分别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和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
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讳言的是,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要补齐短板、治愈痛点就必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而就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杨伟民表示,自然资产的管理机制整合难度较大。他举例说道,过去涉及自然资源管理的部门几乎都各自设置了自己管理的保护地,数量很多、面积很大,但监管不到位,有些形同虚设。此外,一块国土,可能被不同的部门规划成不同的用途。而空间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空间治理,必须有个统一、完整的空间规划为依据。
在姜鲁光看来,国家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产权都不够明晰,并且现有自然资源管理都以部门分散管理为主。“举个例子,虽然总体上是由水利部门管水,但具体来看,大江大河归水利部管,而污水归环保部管,供水却又归建设部门管。现有的管理体系比较复杂。”姜鲁光说。
他表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或能缓解不少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与中央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方向更为适应。
具体落实有待逐步推进
机构设立有其必要性,但如何落实则显得更为关键。
杨伟民在发布会上坦言,目前有一些改革由于受到法律法规修订进展的制约推动相对缓慢;而另一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近年政府监管全面加强,但相对而言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或者说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
杨伟民提及的法律法规难题令姜鲁光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现有自然资源法规的制定其实都是部门立法,由于不同部门在不同时间介入,有时候不同法规间存在冲突,与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方向不相适应。
除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外,相关部门的职责交叉问题是杨伟民提到的又一落实难点。杨伟民表示,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不是环保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整合、协调。下一步将针对“整合体制机制”难度大的问题,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大力推进解决。
关于目前环保部的工作情况,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李干杰在发布会上介绍,环保部目前正在抓紧开展4项工作:一是对首轮前四批督察进行问题梳理、经验总结,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为后续开展第二轮做好准备;二是研究推进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三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准备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四是积极指导和督促地方建立省级环保督察体系,国家督省、省督市县。
据记者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国家统一安排和地方自主探索下,浙江、福建、青海、吉林等地已经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的试点工作。
事实上,自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确立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之后又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和配套政策。
“新机构的落实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姜鲁光表示。他建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的推广可先从具体省、市或直辖市进行试点,再扩大范围。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则公开建议,把生态系统的经营权和监管权彻底分开,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生态监管体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公开表态,对于统一行使职责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当有足够的耐心。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将有助于自然资源产权统一管理、生态环境有效监管和国土空间有序管控的治理大格局初步形成。
“我们要打好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尽快补上生态环境这块最大短板,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使我们国家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使人们能够看得见星星、听得见鸟鸣,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杨伟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习近平在报告中表示。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