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面对业绩持续高速下跌,持续了21个月的聚美优品私有化的思路陡然生变。
11月27日晚间,聚美优品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旗下的特别独立委员会今日收到来自公司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股东红杉资本等买方联盟的信函,通知聚美优品,他们将立即撤回之前提交的私有化要约。
曾经作为中国电商界崛起的黑马聚美优品,到底是什么原因在私有化问题上如此反复?
撤销私有化
进行了21个月的聚美私有化,没想到却最终以撤销告终。
据聚美优品公告解释称,撤回私有化要约,是基于聚美优品当前电商业务发展稳定、多元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等原因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在目前阶段,撤回私有化要约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利益,有利于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和回报。
而这与当初提出邀约私有化的说法截然不同。记者了解到,聚美优品在赴美上市22个月后于2016年2月17日晚间提出私有化要约。
当时聚美优品公告的资料显示,公司董事会收到来自聚美优品CEO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申请,准备以每ADS(存托凭证)7美元的价格进行。
根据当时陈欧内部信的说法,目前的美股市场,聚美优品被严重低估,私有化将有利于公司在转型期更灵活,做更长期的决定,能让公司更好地应对转型和竞争。
“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证明了公司优异的执行力,但股价却没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价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远远落后聚美的公司”。陈欧当时在公告中表示。
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聚美优品那时开始转型,但经过21个月的发展,不但没有转型向好,而且业绩也开始直线下滑,也因为受此影响。
据聚美优品的业绩显示,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IPO,公司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发行了1110万股ADS(美国存托凭证),上市首日股价达到28.28美元;当年8月18日,聚美优品股价一度攀升至39.45美元,总市值高达5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6亿元)。
但在2014年8月18日之后,聚美优品股价由盛而衰。财报显示,2015年全年,聚美优品净营收相比2014年大增近九成。
虽然途中也有较为明显的反弹,但并未改变其一路下泄的整体趋势。今年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9日),聚美优品股价只剩下6.44美元,较最高位缩水84%。
然而2016年2月提出私有化之后,在2016年7月7日,其股价一度创下3.80美元的最低纪录,虽然其后迎来一波反弹,但目前其最新股价只有5.11美元,较7美元的私有化价格低出27%。
另据2016年年报显示,聚美优品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2亿元,与2014年上市时的水平相比,净利润已经跌去约65%。而形成明显的对比的是,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2016财年的净利润比2014财年增长87%。
受此影响,陈欧的财富也出现了严重的缩水。据2016年10月3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富榜子榜之《2016胡润80后富豪榜》所包括的《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中(榜单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15日),33岁的陈欧财富缩水64%至20亿元,排在第20位。
而时至今日,聚美优品的估价更是各种意外,不但在当初提出私有化时折腰,而且这一恶化态势还在持续。
投资资讯平台雪球网最新信息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月27日收盘时,聚美优品报收价为3.3美元,股价涨幅13.01%,而前一日的收盘价为2.92美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此次聚美优品暂停私有化,更大概率是此前聚美优品为提高股价而刻意向业界讲故事,随着股价跌出股东的承受范围之外,最终只能选择撤回私有化,或者是国内市场回归的思路走不通。
此外,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也对记者表示,互联网公司在国内上市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聚美优品撤回私有化要约的重要原因,同时,美国资本市场有所回暖,留在美股或许能迎来转机。
现金流困境
“此次聚美优品之所以在即将完成私有化的关口选择撤销,其原因有很多,并不单单是讲故事的嫌疑,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近两年不务正业的聚美优品,贪多导致的资金紧张。”另有不愿具名业内观察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聚美优品四路出击,已经为拓展多元化发展模式埋下了不少暗棋,包括投资影视剧、研发空气净化器、投资共享充电宝等。
虽然多路的出击,但在多元化方面聚美优品在成就方面多是败笔,并没有明显的起色。
据了解,早在2016年初,聚美优品就成立了影视公司,并在今年7月宣布耗资9600万元启动拍摄IP剧《温暖的弦》。但时至今日,虽然官方多次的引入媒体采访,该部电影目前市场反响并不强烈,投入仍在继续。
随后聚美优品在转向空气净化器市场时,明知该市场的消费者也是看品牌、看技术的,而且市场已经是红海一片,依然任性的跨界,引来一片唏嘘之声。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上,先不说BLUEAIR、HONEYWELL、PHILIPS这些销量遥遥领先的国际品牌,就是面对高性价比的小米、无需换耗材的大松,聚美的产品也毫无竞争力。
而此后今年5月,聚美优品又斥资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科技,持有后者约60%的股份,并投资1亿元,购买共享充电宝相关发明专利所有权。另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聚美优品对街电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80%。不过,即使如此,但业界对共享同电宝的盈利模式质疑声仍是很高,不过目前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也正因为如此,聚美优品遭受了不少争议。有分析人士将聚美优品的投资举措形容为不务正业。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正是因为聚美优品的持续多元化,这也让此前在股市市场融得更多资本流向多元化领域,如果聚美优品坚持多元化,或许遭遇现金流断裂的发展困境。
其实,在此前,陈欧因为肆意的多元化做法,已经遭遇了公司股东的多次抗议。
今年8月,聚美股票持有人、美国恒润投资公司Heng Ren Investments,公开了一封致聚美董事长陈欧、聚美联合创始人戴雨森、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的信函,质疑聚美市值暴跌,胡乱投资。
而此次投资人质疑的原因是,聚美暂停有意义的股东交流已长达22个月,也没有任何论坛可供投资者使用,以向聚美管理层质疑可疑的投资,自2016年2月以来就没有从陈欧那儿听到过关于每股7美元收购要约的任何消息。
信件内容指责,陈欧提出将聚美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的提议低估了聚美的价值,在陈欧在位期间的这18个月股价灾难中,一系列错误使得聚美股票下跌45.2%,市值损失3.97亿美元。
信件还指责,聚美将2014年在美IPO筹集的2.8亿美元中的款项用于投资非核心业务,包括1430万美元用于电视剧制作,4480万美元用于投资街电。这些投资目标都值得怀疑。
而此次聚美选在这关键的时刻宣布撤回私有化, 能否在股东抗议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