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1213141150wvT697gjEa.jpg

加息不是跟风跑,监管才能见真章

程凯 2017-12-13 14:11:56

程凯

美联储这两天议息,大家感觉加息是件很正常的事了,会议开两天,将在周四宣布决定,市场上普遍观点是美联储将实施年内第三次加息。

货币政策就是这样,一旦启动加息周期,就像大船已经掉头,只能在很长时间段内朝着一个方向走,这周不加息,转了年还是会加息,市场要讨论的只是一年加几次息,也就是加息的节奏而已。

美联储加息有它自己的逻辑,当然这些年也越来越会加大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状况的考虑,但是表面上更多的还是盯着美国国内的通胀和就业指标,如果就业数据很好,哪怕现在的通胀率不高,也要防止未来的通胀率走高,这也是货币政策的逻辑,打提前量。

美国到底该多快的节奏加息,那毕竟是别人家的事,我们要关心的其实是对我们经济的影响,美元会走强吗?人民币会怎样?世界其他经济体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内会跟风加息吗?

在很多人认为中国楼市泡沫很高,流动性也很宽松的前提下,好像中国也需要加息才对。其实,这并不是一码事,在保持基准利息不变保证复苏的经济增长动力不变的同时,监管部门仍然有办法也有大量的工作去做,以保证降杠杆,减少信贷规模,减少影子银行的份量。

简单的说,加息不是一件跟风的事情,而金融监管才是去杠杆的要害所在。

央行参事、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最近接受采访有个很直白的说法,“反对加息”,“11月份CPI增速较10月份1.9%的低位进一步回落,同比仅增1.7%,可能全年CPI增速不足2%。截至目前2017年GDP维持了正常增速。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并没有加息的理由。”其次,我国的利率体系更为复杂,“一方面,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就直接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加息很容易形成政策导向变动的预期,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再次,“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利率维持高位震荡”,“通过抬升金融市场利率,我们今年已经变相加息1.1至1.2个百分点。”

不加息,也可以实施不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点要做得到,就是强监管,减少信贷膨胀,比如,11月17日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外汇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向统一监管的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要知道,截至2016年,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资金总量已经达到102万亿元,规模接近同期全国贷款余额,占据了金融市场的半壁江山。

除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强监管,防止其野蛮生长放大信贷规模,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前针对楼市按揭贷款的严控,限购,限贷,查违规消费贷,甚至强力监管现金贷,都是在防止和房地产相关的信贷进一步放大,防止杠杆水平的进一步飙升,要知道在2016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的12.65万亿元中,被视作代表个人住房贷款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全年增加了5.68亿元,占全年新增信贷总额的45%左右。如果要对潜在的黑天鹅和灰犀牛做一个评选,那么杠杆越加越大的房地产相关信贷就应该是最大的灰犀牛。

2018年的一个重要经济任务就是防范金融风险,那么强监管到底要怎么一个强法?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的想法,在刘鹤关于《21世纪金融监管》一书的推荐和评论文章“每一次危机都意味着监管的失败”一文中,有几点对十年前美国那场危机的反思,认为这场危机带给金融监管的启示至少有三条:金融监管要有前瞻性,金融监管体系要有适应性,金融监管要“长牙齿”。

什么是监管要“长牙齿”呢?具体如下:

“金融监管者不能只靠风险提示或道义劝说实施监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监管机构的口头警告充其量不过是纸上谈兵。金融危机是一个强大的敌人。要战胜它就意味着监管机构要能够在危机的关键时刻做出不同于市场的独立判断,而不是被市场的意志所左右。这既需要智慧,更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