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1215225641fDVyFaGFat.png

5000家部属企业监管体系改革开启大幕 光大为何“白捡”中青旅

陈岩鹏 2017-12-15 22:56:44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变更实际控制人,对于中青旅和嘉事堂来说,只是时间的问题。

“共青团中央持有的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将无偿划拨给财政部体系内的中国光大集团,此方案已获相关部门批准。”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可以确定的是,作为最终控制人的共青团中央将从股东名单中退出。

这源于一年多前颁布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提出,移交与团关联不强的生产经营类直属单位,并计划到2018年底,团中央直属单位改革基本完成。

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李锦认为,团中央改革的信号值得关注,无偿划拨可能是5000多家部属企业下一步的动向,之前的改革文件已经提出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此数量庞杂的部属企业,到底应该划拨给谁?是国资委,还是财政部?

从共青团中央到光大集团

一切似乎酝酿已久。

11月21日,中青旅和嘉事堂相继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两家公司都称,上市公司以及各自的控股股东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国青旅集团公司持有中青旅1.24亿股份,位居十大股东之首,而嘉事堂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该公司持有嘉事堂16.72%的股份。

尽管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并不相同,但中国青旅集团公司和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均隶属于共青团中央,两家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也均为共青团中央。

改革最终也指向了共青团中央。中青旅停牌的第二天,东方证券便发布研报指出,这符合市场前期对于群团工作会议的解读。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改革团中央直属单位”。具体包括对部分直属单位进行整合,移交与团关联不强的生产经营类直属单位,计划到2018年年底,直属单位改革基本完成。

“实际控制人,或者说最终控制人肯定要变了,根据改革方案,团中央不能再作为出资人出现在企业的股东名单中。”一位中青旅不具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中青旅已于12月5日复牌。复牌公告称,经与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青旅集团公司确认,该重大事项仅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但该事项仍在相关部门审批过程中,审批时间尚不能确定。

同样,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嘉事堂也被要求在12月5日复牌,公告的文字表述也与中青旅的几乎相同。

但变更后的实际控制人并未在公告中披露。坊间有消息称,中青旅将要并入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去年7月,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已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问题是,如果作为关联交易方,在A股上市的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的国旅应该停牌,但事实并非如此。

东莞证券预计,此次实控人变更或在实力雄厚的国企或地方企业中进行。一些业界人士就此猜测,中青旅和嘉事堂极有可能划拨至国资委监管的体系。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最新消息是,共青团中央持有的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将无偿划拨给财政部体系内的中国光大集团,此方案已获相关部门批准。记者就此事向上述两家上市公司求证,得到的回复是,一切以正式发布的公告为准。

为什么是财政部而不是国资委

中青旅和嘉事堂从共青团中央剥离,业界并没有太多异议,至于最终划拨到财政部体系还是国资委体系,各方意见却是大相径庭。

12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22号文”的精神,中青旅和嘉事堂理应划拨到国资委监管体系内。

刘纪鹏所说的“22号文”指的是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要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资料显示,中青旅专注旅游业务和景区业务,经营古北水镇、乌镇等旅游景区。今年上半年,中青旅实现营收47.6亿元,比上年同期降4.31%;归母净利润3.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9.02%。而2010年在国内中小板上市的嘉事堂主要从事医药批发零售业务,其中医药批发业务今年上半年占到营收的98.54%,其余为医药连锁业务和医药物流业务。

“一直以来,金融类央企由财政部监管,产业类央企由国资委监管,泾渭分明,但这次把两家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划拨给财政部体系内的企业,打破了约定俗成的规范,可能会对接下来的改革产生影响。”刘纪鹏称。

据了解,中国光大集团是国务院所属大型企业,旗下兼有金融和实业企业,历经十年重组后实力大增,2016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13位,集团现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等金融业务为主。

与刘纪鹏观点不同,李锦则认为,将两家公司股份划拨给光大集团,更多考虑的是双方的互补性,中青旅和嘉事堂可以借助光大在金融方面的优势做强做大做优。

事实上,双方的合作已有端倪。2017年7月21日晚间,中青旅发布公告称,将与光大银行发起设立光大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李锦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尽管是无偿划拨,表面上看是行政性的,但实际上,还是双方自己谈的结果,不是拉郎配,而是要素的聚合,这种市场行为也有利于两家上市公司保持独立性。

5000家部属企业归属难题

更令李锦关心的是,隶属中央机关和国务院部委的5000多家部属企业什么时候像共青团中央一样“动”起来。

事实上,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已经明确,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同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

李锦表示,几乎每个部委都有隶属自己的企业,大家长期各管一块,条块分割,中央强调了很多次统一管理,但问题是谁也没“动”。

目前沪深两市1014家国有企业中,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部门、国务院部门等。例如,三峡水利、钱江水利实际控制人均为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中体产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家体育总局,海南高速的实际控制人为海南省交通厅等。

而对于“散养”在各个部委的5000多家企业,财政部也曾想把它们“管”起来。

早在2006年,财政部就下发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两项规定,随后对这些部委企业进行集中的评估、统计,纳入到财政部的国资监管范围之内。

2010年,财政部又下发了《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归口管理的通知》,首次明确财政部为中央部委下属国企的监管部门。

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专家对记者说,虽然出台了不少文件,部属企业归口财政部也算是名正言顺了,但财政部对部属央企的监管难度仍然比较大,毕竟中间隔着部委,而且这些部委和财政部都是平级的,财政部划拨企业股份很难。

业界也曾提出过“大国资委”的构想,即最终将除了金融资产之外的国资都纳入一个国资委的监管之下,由其单独行使出资人的职能,最终实现政企分开。

刘纪鹏就是这一构想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如果财政部的国有资本太多,财政部就会变成某一家的裁判,财政部是间接管理部门,不应该成为国有企业的股东,实际上,盈利性质的金融资本也应该从财政部剥离出来。

“现在有5000多家还分布在党口和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理应划拨到国资委监管下的相对应的企业里去,这才符合改革的方向。”刘纪鹏称。

中青旅质监合规部总监李广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了一段颇耐人寻味的话:信息,以正式公告为准;企业,靠经营业绩说话。今年双11,中青旅在飞猪平台旅游类服务销售额高居榜首,这才是一家处于充分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是否有活力、有业绩、有希望的判决标准。

的确,所有权不管归属谁,做优做强永远是企业所追求的。李广的一席话,或许也表达了5000多家部属企业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