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125222315cw9gmweMlW.png

明星企业引领摘牌潮 新三板“失血”

刘思希 2018-1-25 22:21:06

本报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开年没多久,曾经的融资大户便陆续发出“撤退”信号,欲与新三板做彻底告别。

1月23日,成功孵化出张大奕、虫虫、大金等网红的网红电商孵化公司如涵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申请其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就在同一天,作为2016年的新三板定增王华龙证券发布公告称,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需要,公司拟申请在股转系统终止摘牌。

记者注意到,随着摘牌潮起,甚至连著名财经人士吴晓波创办的蓝狮子也在近期发布公告表示,拟从新三板摘牌。

据统计,2018年至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超过30家挂牌企业陆续发布了摘牌消息,平均每天超过1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企业匆匆出走不仅带走了市场本就缺乏的人气,更带着在新三板获得的巨款“远走高飞”,令市场流动性雪上加霜。

明星企业出走

自扩容以来,新三板迎来快速发展,在5年多的时间里,挂牌企业突破1万家,截至1月2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为11607家。在扩容的同时,新三板也吸引了诸多明星企业纷纷前来挂牌,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为市场带来了人气,同时也为自身发展找到了更好的平台。

然而,自“股灾”以来,新三板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进入了漫长的探索期,再恰逢强监管因素,市场人气跌至冰点。截至1月24日,三板做市指数报收于959.65点,为历史最低。种种因素,导致不少企业选择转板、摘牌甚至是主动退市,羊群效应明显。这其中,上述提到的明星企业又往往会起到极强的示范作用。

1月23日, 作为一家孵化出很多网红的新三板公司如涵控股发布公告,拟申请从新三板摘牌。但对于摘牌原因,公告中并未明说,只解释为“根据公司未来发展及战略规划需要”。

据如涵官方介绍,2017年上半年,如涵控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3.48%至3.05亿元,净亏损则同比下滑287.64%至1532万元。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涵控股此举与企业操作违规或计划到其他主板上市有关。

记者了解到,昔日新三板“定增王”华龙证券的出走则明确表示,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需要,公司拟申请在股转系统终止摘牌。由此,华龙证券也成为了新三板中继南京证券、湘财证券之后第三家拟A股上市的券商。

数据显示,华龙证券于2016年1月21日挂牌新三板,主营业务是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信用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24.43%;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增长33.23%。

公开资料显示,蓝狮子由吴晓波于2012年创办,其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持有27.51%股份。对于出走原因,蓝狮子解释到,根据公司经营现状,未来将以提高业务市场拓展能力为着重发展方向,更好地为股东创造投资价值;同时,为公司降低经营成本,经慎重考虑,公司拟申请终止挂牌。

蓝狮子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已就申请公司股票终止挂牌的相关事宜与公司其他股东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已就该事宜初步达成一致。据财报,2017年上半年,蓝狮子实现营业收入2352.67万元,同比减少29.65%;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90万元,同比减少73.07%。

据行业人士预测,这些公司预计去IPO或者到港交所或者海外平台的可能性比较大。

朴易资本董事长尚志强认为,2014年新三板的发展达到了各方的预期,参与进来的各种力量也对这一新兴的资本市场平台抱有很多期待。但是,2015年、2016年、2017年新三板在制度建设上未有太大的突破,参与其中的各种力量也对新三板的前景和出路比较迷茫,企业退市、IPO、被并购即成为常态。

融资优势不容忽视

根据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报告数据,2017年全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共计完成定增2663次,实际完成募资1300.15亿元。尽管新三板总体的股权融资能力与创业板难分伯仲,但单笔融资能力与创业板仍有相当差距。根据报告统计,新三板2017年平均单笔定增规模0.49亿元,而创业板则达到7.01亿元,两者差距达到14倍以上。

也就是说,融资大户若出走,将对新三板流动性造成严重“抽血”。而对于参与进来的投资者融资也将增加转板的风险,给市场留下“满目疮痍”。

如涵控股显示,公司在挂牌期间共获得两次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6亿元。而华龙证券曾以一次接近百亿的定增,成为轰动新三板市场的大事。蓝狮子也获得了超1亿元的融资,另一起过亿融资计划仍在实施中。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任何一家企业获得的融资规模均超过了新三板企业融资的平均规模,甚至连主板企业也难以望其项背。例如,2016年8月26日,华龙证券发布股票发行方案: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3831417624股,发行价格每股不低于2.61元,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这次接近百亿的定增在2016年12月27日宣布完成,华龙证券成功募集96.22亿元,成为了九鼎集团之后第二家完成近百亿定增的新三板公司,同时也是新三板上2016年唯一一家单笔融资额近百亿的企业。

而本次融资完成后,华龙证券估值达到165亿元,成为当时新三板市值第三大的证券股。同时,根据2015年证券业协会数据,143.25亿元的净资产也帮助当时的华龙证券从一家净资产排名66位的小型券商上升到第25位的中型券商。

一私募人士告诉记者,估值、融资、流动性是新三板排在前三位的诉求。在前两者相对更容易尘埃落定之时,流动性问题比较折磨人心,受外部影响也较大,因此也需要挂牌企业更加耐心,共同维护市场环境。

广证恒生分析师赵巧敏结合2017年18家新三板企业“转板”后发展如何分析指出,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是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融资则是公众公司获得现金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如若新三板企业选择IPO 这一道路,则意味着公司在IPO成功后的18个月内无法通过定向增发进行再融资,融资的时间成本大幅增加。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判断IPO募集资金是否满足企业在18个月内的发展规模需求等问题。而对于选择留在新三板的企业来说,应当发挥新三板机制的包容性、灵活性优势,依托新三板这一资本平台完成融资。

赵巧敏表示,结合目前新三板的融资优势,A股估值以及流动性的优越性,以及未来新三板与创业板估值差在缩小的趋势,新三板企业应发挥新三板市场的融资优势,抓住时间窗口做好资本规划,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企业实现飞跃发展。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