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302193705Y71mAR0Wml.jpg

富士康IPO“暴走”

刘思希 2018-3-2 19:33:25

本报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继2月9日证监会披露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书后,2月22日该招股书又奇迹般地进入了“预披露更新”状态。

短短4个工作日时间,富士康就实现了从正常排队到直接进入下一步的跨越,其IPO进程不可谓不快。此举也意味着富士康完成了对证监会反馈意见的回复,随时准备上会接受审核。

分析人士认为,富士康IPO“暴走”背后,或与近期资本市场政策风向出现明显变化有关。据接近证监会人士透露,富士康IPO走的是即报即审的特殊通道。

走特殊通道

资料显示,富士康于2015年3月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永正。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通讯系统研发、企业管理服务、从事电子产品及其零配件的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等。

据招股书披露,鸿海精密100%控股的子公司中坚公司是富士康的大股东,持有41.14%的股份,并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富泰华、郑州鸿富锦间接持有富士康27.9962%的股份,合计控制富士康69.1405%的股份,为富士康的控股股东。

实际上,早在2017年12月份,在中国台湾股市上市的鸿海精密,就披露了富士康要上市的信息。鸿海精密在台交所公告,董事会通过子公司富士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提案。而后2018年1月31日,鸿海举行股东临时会,股东大会批准富士康的上市计划。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产品代工厂,富士康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指出,若富士康上市成功,其也将成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分拆资产A股上市首例。

然而,对于成立不足3年的富士康来说,当前提交IPO申报无疑是一次“抢跑”。

根据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对此,富士康在招股书中也提到,公司持续经营时间未满三年,公司已就前述情形向有权部门申请豁免。

另外,从申报进程来看,富士康显然也在“超车”。

A股的IPO流程通常是上报预披露、反馈、预披露更新、发审会、核发批文。据悉,IPO招股书从预披露到预披露更新,目前通常要7、8个月的时间,最快也要1至2个月。而富士康招股书在2月22日已进入“预披露更新”状态,这距离其2月9日招股书预披露不过两周时间,况且中间还穿插了一个春节。

由此可以看出,富士康IPO的流程相当高效,甚至就连类似案例,此前也并不多见。据接近证监会人士透露,其IPO走的是即报即审的特殊通道。

符合政策风向

赶在2月的最后一天,周鸿祎如愿以偿在上交所敲响了360回归的钟声。如果说,360的回归表明A股可以容纳优秀互联网企业。那么,富士康IPO的快速推进则表明监管层正在作出改变,让更多的优秀互联网企业留在国内上市。

北京一投行人士分析,富士康的高速IPO进程或许是A股变革的先声,是增加A股IPO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以期能够在未来吸引独角兽企业留在A股上市的举措。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鼓励好企业留在国内可以提高上市资源,相应的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外资流入的脚步,提升A股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把好企业留在国内、让好企业尽快上市、让融资者得到更快发展、让投资者得到更多回报,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记者注意到,就在1月31日,证监会在2018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通报中表示,“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富士康此次IPO拟募集的272亿元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8个方面进行投资。而这些方面,也正属于国家鼓励的新技术、新业态,其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方向。

海通证券计算机团队分析师郑宏达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升级关键一环,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转型与升级,给本土相关IT企业带来发展良机。

市场预期待检验

根据IDC数据库统计,2016年全球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353亿美元,而富士康在其中的占比达40%;全球网络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279 亿美元,富士康占比超过30%;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产值约为122 亿美元,富士康占比超过20%。

通过多年积累,富士康主要客户(按字母排序)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 HPE、华为、联想、NetApp、Nokia、nVidia等,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富士康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元、2727亿元及3545亿元;其中2016年营业收入较2015年微降0.03%,2017年营业收入较2016年增长30.01%;在净利润方面,富士康2015年-2017年分别为143.5亿元、143.7亿元和 158.7亿元,其中2016年净利润较2015年增长0.11%,2017年净利润较2016年增长10.45%。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富士康作为传统电子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的领军者,已积累了丰富的先进智能制造经验,更将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以及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

长江证券投资顾问邹朝富表示,富士康股份2017年每股收益约0.90元,按照发行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即17.726亿股,富士康发行后总股本约195亿股,届时富士康股份每股收益约0.81元。若按照目前A股市场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9倍计算,富士康上市后较合理的股价约33元,总市值将达6435亿元,一举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外商控股上市企业。

不过,“光鲜亮丽”背后也有隐忧。富士康表示,随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行业及市场竞争加剧,客户结构、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及扩产建设进度等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多,如果无法及时应对上述因素变化,未来存在经营业绩不能维持较快增长、经营业绩波动、营业利润下滑的风险。

实际上,上述风险已在个别财务指标中有所显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富士康总资产1486亿元,总负债1204亿元,负债率约81%,相比于截至2016年底的43%上涨了近一倍。

对于上市前景,据接近富士康的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募集资金产生效益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难以实现同步增长,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发行后的一定期间内将会被摊薄。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