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302222118dCYwsZHgUD.jpg

李南青:解码微众银行普惠金融密钥

肖君秀 2018-3-2 22:19:59

肖君秀

四年前,民营银行开闸放行为普惠金融探路,而今这一国家战略效果几何?

全国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摸索“未来银行”之路,采用了与传统银行完全不一样的做法:没有一家网点,从未见过服务人员,业务全部线上化处理,无需抵押、纯信用贷款,网上开户以分钟计,贷款到账以秒计,且不良率低于1%……本报记者了解,截至2017年末,开业仅三年的微众银行向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贷款累计超过6000亿元,服务客户超过3800万人。

普惠金融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由于缺乏抵押、信用资质弱、获客成本高等原因,传统银行很难纵深介入,大多“雷声大雨点小”。微众银行凭什么找到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腾讯作为其股东支持几何?2月28日,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称:“微众银行凭借科技、数据和渠道带来三大成本优势,让普惠金融在商业上变得可持续,有助于解决这个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有可能办成这件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进而推动解决传统金融不平衡不充分、部分群体金融服务未能覆盖的问题。”

李南青从传统银行转型而来,曾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工作过。微众银行成立初期首任行长辞职,李南青接过了这家初创银行的重担,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种种挑战。过去在传统银行西装领带,现在他常常穿休闲衬衫,或者干脆穿着行里的文化衫;他谈到业务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等词脱口而出。他和团队正在改变金融模式,而科技金融也在改变他。

差异化创新“路径”

《华夏时报》:微众银行开业时在民营银行打头阵,当时李克强总理见证了第一笔贷款业务,如今业务发展状况如何?普惠金融之路如何一步步蹚出来,与传统银行经营有何差异?

李南青:微众银行在2014年12月正式成立,2015年5月推出首款产品“微粒贷”,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手段,针对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等大众,以及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微小、双创企业,陆续推出多款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普惠金融产品,至今已有微粒贷、微车贷、微业贷等产品。微粒贷发展较快,截至2017年末已向1.3亿人发起主动授信,完成授信客户超过3300万人,累计借款客户超过1100万人;笔均贷款仅8200元、户均余额约1.2万元,贷款期限平均47天;1亿笔贷款中,74%的贷款利息在100元以下,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服务。

2014年微众银行筹建之初,就明确提出“科技、普惠、连接”的定位,并将经营理念确定为“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三年来,微众银行坚持特色经营,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以科技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将互联网作为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同时将金融科技摆在战略高位,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四个领域。

《华夏时报》:微众银行大股东之一为腾讯,如何发挥基因优势和保持自身定力,大幅降低成本以实现普惠金融?

李南青:微众银行一方面将科技创新作为基础生产力,大幅降低账户运营成本;同时利用大股东腾讯独有十亿级个人生态数据优势,大幅降低获客和风控成本;此外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直接触达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比如,在生物科技方面,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将人脸、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主要风控手段的金融机构,依靠的便是微众与腾讯云、腾讯优图联合打造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身份验证服务。

我们始终坚持三点,一是坚持普惠金融战略定位不动摇;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数据驱动不松懈;三是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不停步。

《华夏时报》:站在2018年新年起点,微众银行未来业务方向与具体措施如何?

李南青:微众银行将着重推动几个方面的工作,继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第一,多点开花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如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微业贷”在深圳试点基础上尽快走向全国。第二,多措并举着力扩大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扩大客户群,活跃支付账户;探索建立跨境支付体系等。第三,多方出击建立和保持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第四,多管齐下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按照党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要求,把风险防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大数据风控解决“痛点”

《华夏时报》:微众银行致力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但是监管指标与银行一样严格,对此怎样看待,是否有具体的风险管控目标?

李南青:金融行业尤其是国内银行业是一个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持牌的民营银行,自然也受到各项监管监督。客观地说,作为规模较小、业务刚刚起步的民营银行,完整实现各项监管要求,相对成本是比较高的。但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影响力,始终不降低标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风险管理体系始终保持在监管所要求的水准之上,并努力向国内外先进标准靠拢,力争达到上市银行水平。

《华夏时报》:由于服务客群是网上的普通大众,风控手段与传统银行个贷业务截然不同,微众银行风险管理的抓手是什么,何以保持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

李南青:风控是银行的生命线,更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普惠金融的风控更是重中之重、难上加难。传统风控模式直接用于普惠金融,效率效果表现不佳。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集中爆发,为普惠金融风控解决“痛点”提供了契机。

微众银行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风控规则,引入逻辑回归、机器学习等方法,建立社交、征信和欺诈等系列风控模型。除建立全线上风控体系外,微众银行通过与各类O2O平台的广泛合作,将风控触角延伸到线下场景,形成与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有机结合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目前全行贷款不良率低于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持续扩展普惠客群的覆盖面和优化定价创造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