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明徽 两会报道
2018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不言而喻,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其蕴含的深层考量亟需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学界的正视和重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民营企业期待着在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利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王利平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建设主要存在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较为困难。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王利平在调研中发现,农民生产资料的单一决定着农村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社会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新农村建设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最主要的是改变农民单一的收入方式和生产水平,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长远战略目标。而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发放的排头兵、劳动就业的主渠道。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是根植于农村、发迹于农村、壮大于农村,与农村、农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存在着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对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发展企业、造福桑梓”是许多企业家创业的内在动力和乡土乡情的自然流露。他们扶贫帮困、关爱老幼,修路铺桥、热心公益。民营企业的捐赠和上级财政拨款、村集体经济收入一起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建设的三大资金来源。“如何把好事做得更好更长久,作为民营企业,亟需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鼓励。”王利平说。
要做好切合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路径设计。王利平建议,要通过推动企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要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政府招工”等形式,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瓶颈;二是要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服务农村民企的专业贷款担保机构,缓解农村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要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行政府买单、高校实施、企业受益,提高农民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支撑。王利平认为,要摒弃只靠工业带动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联动优势,建设城郊休闲型、工业带动型、城镇化发展型、旅游带动型社区。积极依托大型企业,调动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业互动的良好局面。应尽快制定出台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对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税费予以减免,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有实力的开发商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要创新产业扶贫帮扶模式。王利平建议,可以尝试开展“企业 + 农户”、“企业 + 基地+ 农户”、“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等产业帮扶模式,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将合作对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结合结对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通过流转土地、集中整治、打造产业、反租倒包、就地就业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根据精准脱贫阶段的新形势新特点,创新了不少帮扶模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