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明徽 两会报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三大定位的背后,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我国经济工作的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而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实体经济,它的发展能带来可观的就业、税收,更能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发展。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已经较大,但缺乏原创核心技术,无法迈上高质量台阶的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人大代表、广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认为。
在王利平看来,未来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是提高技术、资本、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组合效率,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王利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此,王利平建议,应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创新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促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夯实新常态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基础:
首先,要进一步降费减税,让实体经济轻装上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源。要通过拓宽社保资金在筹集渠道,增强收支平衡能力,完善费率肯待遇调整机制,理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在基金结构,通过固定基数和降低费率相结合,降低企业的社保负担和用工成本。
其次,简化各级各类审批工作流程,加大改革力度,让实体经济企业能一心一意提质量。对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摸底,形成服务事项清单,推行各类评估事项“多评合一”的一体化、集约化制度,最大限度压缩各种评估评审,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企业降本,为创业减负。
再次,加快顶层设计后的政策落地,为实体经济营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环境。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中突破,加快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我国产业经济的竞争力。鼓励创新探索意识,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形成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这样就有可能获得独特技术的颠覆性效果。强化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等引导政策。
最后,要从国家层面抓创新人才建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后勤保障。人才是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而创新人才的培育如今已决非一家企业一个地方就能实现的,要从国家层面建立良好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将真正的创新人才培育、选用起来,形成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的制度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要打破区域、部门束缚,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