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中国快速的城市轨交建设,将会变得审慎起来。
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严控债务风险,有序推进轨交建设”。
通知提出,要求各省级发改委对城轨的相关产能等情况进行调查;要求省级发改委对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不得新增产能,甚至要求部分企业转型、退出。 此外,在加强产能监测预警的同时,还要严控城轨车辆新增产能。
事实上,3月初,国家发改委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草案)》(下称“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旨在收紧对申报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城市提出的财政、GDP、人口等硬性指标。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沿用2003年国务院对申建地铁城市的老版本,而意见稿对老版本的指标提高了3倍。意见稿附有的说明显示,国家已批复建设规划轨道交通的42个城市里,完全符合申报新条件的有29个城市,不符合的有13个,约占1/3。
“就全国而言,调整非常有必要。”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但新方案的出台还需顾及个别地方的实际情况。
各地积极上马
此次拟出台的意见稿,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申报建设地铁城市的指标比旧版本规定的提高了3倍。
胡晓登说,一直以来,各地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的呼声从未停息。仅在3月20日这一天,全国有5个城市(珠海、南昌、南宁、金义、武汉)发布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相关的招标公告,涉及物资钢轨采购、电力迁改施工、网络改迁工程设计等。
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其中,地铁3884公里,占比77.2%;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约1149公里,占比22.8%。2017年新增运营线路32条,同比增长24.1%;新增运营线路长度880公里,同比增长21.2%。2016年当年线路增长首次超过500公里,达到535公里,仅一年后年线路增长突破800公里,又迈上新台阶。
3月31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4762亿元,在建线路长度6246公里,在建项目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38756亿元。
可见,中国内地城轨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运营规模、客运量、在建线路长度、规划线路长度均创历史新高。不过,受访专家表示,轨道交通建设投入巨大,但回收期较长,对地方政府来说负债也高。因此,对轨道交通投资总量加强控制,包括车辆产能控制,有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将迎建设高峰
按照发改委新的政策规定,至今全国还有29个城市能申报地铁新线路。
《华夏时报》记者多方核实,成都正在抓紧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项目涉及续建、提前开工和待建各个环节。今年年初成都市建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三期和3号线二三期,将高质量续建12个地铁项目,提前开展6个地铁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启动1个待批轨交项目。
除成都外,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四期将有17个约300公里的在建项目,创历史新高,预计2022年底深圳将拥有15条线路,总长570公里。同时,深圳酝酿了8条地铁对接东莞、惠州两地。
同样,陕西则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省——未来3年,开通20条高铁,17条地铁,机场新增10条航线。
迹象表明,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还将迎来一轮高峰。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新增轨道交通里程超过3000公里,预计到2022年有望超过8300公里。官方提供的投资数据显示,城市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投资7亿元,据此推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约2万亿元左右。正因为有如此巨大投融资潜力,各地纷纷上马轨道交通项目。
据记者调查,近年来,部分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认识不足,存在超前建设、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如包头暂停的地铁项目。
“要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越发达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在安全、资金、技术等方面均面临诸多挑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罗霞近日表示。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