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408231218feHN7ThcHd.jpg

与原研药价差数倍甚至十倍 国内仿制药市场迎政策红包

王晓慧 刘欣越 2018-4-8 23:01:06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实习记者 刘欣越 北京报道

相似的治疗效果、价格却远远低于原研药,这使得仿制药颇具“魅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促进仿制药研发,重点解决高质量仿制药紧缺问题,定期制定并公布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要突出问题导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细化落实鼓励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的政策措施;要完善支持政策,推动高质量仿制药尽快进入临床使用,仿制药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具体政策落实还需关注,但大方向上鼓励使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是确定无疑的。”一位证券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多年前,国际上是药物专利注册的高峰时期,药物的专利期一般是20年,如今,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专利到期的药物并没有中国企业提出仿制申请。数据显示,此类专利到期、尚未有仿制的药物大概有600多种,所以,现在正好是仿制药应该大量出现的时候,政府在这个时候出台鼓励仿制药的意见,对国内这些优质的仿制药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利好,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中国药企的竞争力。

价格最低不及原研药的10%

“很多治疗癌症所需的一些特效药,或者说必须要用的药,国内还没有仿制药,只能通过购买欧美生产的药物,这一部分药物很多不在医保范围内,很多病人用不起。”4月7日,一位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肿瘤科大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仿制药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可以降低老百姓的用药成本,可以降低医保费用。

“仿制药”是什么,是假冒伪劣药吗?

从药物研发的角度,药品可分为原研药与仿制药。原研药是指原创性的新药,其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原研药都有较长的专利保护期,一旦专利到期,其他企业就可以提出仿制注册申请。仿制药是与原研药生物活性相当,在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作用、适应症上非常相似。这也意味着,仿制药是经过审批,并且法律许可的,并不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

针对两者的区别,有专家将其比喻为就像进电影院看大片和在网上下电影,由于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制备工艺等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会有所差异,就像观影的体验有差别,但内容是一致的。

同时,由于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及试验,其投入成本较低,市场价格会远低于原研药,几乎只有原研药的20%——40%,有的甚至是10%。

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治疗肿瘤的药物价格高昂,加之需要持续使用,普通老百姓确实负担不起。比如,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卫、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治疗肺癌的易瑞沙等,都要靠从欧美进口,药价高昂,但是,很多印度仿制药的价格大概只有原研药的1/10。

除了价格优势,仿制药还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仿制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惠及百姓,便宜而又有效;第二,应对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调配药物。比如,某个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流感流行,急需特效药,而这个特效药的专利又掌握在外企手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国家自己没有仿制药,就无法及时地调配大量药物来控制流感流行;第三,我国人口基数大,很多疗效好的药物事实上是供不应求,很多特效药会缺货。”一位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对仿制药的需求巨大,如果能够有此类仿制药,那情况会有很大改观。

另一位做了20多年的医药代表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进口的肿瘤药物在中国市场拥有绝对的优势,几乎没什么竞争对手。”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品种不断丰富,在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也要看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乱差”的局面仍还存在,药品质量差异较大;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部分原研药价格虚高;人们对高质量仿制制药的需求与现行此类药品的供应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改革完善。

加快推进一致性评价工作

毫无疑问,该《意见》的实施将有效解决高质量仿制药紧缺的问题,有助于我国由制药大国转变为制药强国。

一位从事医药行业研究的研究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支持可以促进中国药企逐渐的从仿制药大企业走向仿制药‘强企业’,毕竟,仿制药的投资风险还是低于原研药的,而且此次政策也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参与到一致性评价中,相当于为各大药企释放了一致性评价资源。”

此前,我国仿制药疗效饱受诟病,使得业内形成了“国产仿制药不如原研药”的传统印象,同时,仿制药还面临进医保难的问题,有的甚至遇到三四年都无法进入医院的情况,这些使得仿制药企业研发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能够被纳入医保,且较原研药更具价格优势,按照相同的标准支付后,利于仿制药的发展与医保控费。

据记者了解,最初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在《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重要任务,2015年8月,国务院启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其中将“提高仿制药质量,加快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制剂与参比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这个目录里一共289个品种,这些品种原则上是要在2018年年底完成一致性评价,如果没有完成评价,在以后的医保和相应的政策上很难再予以接受。

不过,数据显示,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今年3月中旬,已有两批共22个药品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但距离289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还有很大差距。

而此次《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细化落实鼓励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的政策措施。同时,要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完善注册申请标准,提高仿制药质量安全水平和上市审评审批效率。在加强药品质量监管方面,《意见》提出,加快建立覆盖仿制药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制度,严肃查处数据造假、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伴随着《意见》的出台,围绕仿制药的支持政策将加快落地,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所涉及的医保支付、优先采购及临床中的优先选用等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落实解决。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