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春 王冰凝 上海报道
都说电商与实体,线上与线下融合。不过究竟是如何融合的,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然而随着过去一年以来,电商平台或收购、或入股线下企业,很多人开始对融合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研究会会长王永平认为,过去一年阿里投百联、京东投步步高、腾讯买家乐福,线上企业入股线下企业,成为融合的一种表现。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副总裁喻霖康认为,现在每个人都没有纯线上和纯线下的区别了,没有一个人是只在线上购买东西,也没有一个人是只在线下购买东西。
消费生态是共生而非独大
阿里、京东、腾讯入股线下商业企业之前,很多人对线上线下融合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以前大家都说线上与线下融合是趋势,但基本处于有共识无模式、各说各话的阶段,2017年线上企业率先发起对线下的投资并购、渗透,打破了僵局,推动了这种融合。”王永平说。
盒马鲜生CFO盛聪认为,之所以提出融合,是因为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无论是传统的零售业还是电商企业,都没有解决传统的痛点。“以生鲜产品为例,传统的生鲜在超市里遇到了发展瓶颈,但是电商也没有把这一块做好。”盛聪认为,线上线下融合被提出,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段、场景,面对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如何提供有针对性的商品,并将这些有机结合起来。
路劲地产集团主席单伟豹认为,无论电商如何发达,体验性的东西是无法用互联网代替的。然而这并不代表商场不需要电商平台。“我们必须跟互联网合作。以旅游为例,没有网上的销售、推广,很难做好。线下仍然有它的必需性,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传统业务的发展速度没有互联网快。”单伟豹表示,两者如何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值得认真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认为,商业地产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产与商业是不是一定要连在一起值得我们研究。丁佐宏认为,商业和地产并不是一回事。“过去我们卖商铺可能是商业地产,现在不管是地产还是商业,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丁佐宏说。
在物美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于剑波看来,消费生态讲究的是交互,而互联网讲究的是交流。“消费生态有两条,一是共创共享的生态,像毛大庆优客工场的共享;二是在消费生态圈中,所有的利益攸关者都要获利,而不是一个平台获利,其它平台都失利,它是一个生态。”于剑波认为,两者如何达成平衡,还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找到合适的模式。
而对物美来说,则不会拒绝消费生态。因为这个生态里有技术支持和帮助的技术方、合作方,也有商业模式、基础设施的提供方。“我们只有探索消费生态这个大势,从残酷的竞争变成共享共创的交互,人和人的交互,人和产品的交互,我们才有可能摆脱和避免赢得了竞争对手,输给了时代的格局。”于剑波说。
从消费需求出发VS反思商业模式
在盛聪看来,问题应该回到出发点:从消费者出发,来反思商业模式怎么解决、供应链该怎么打造。
“从面对消费者这个点出发,我觉得没有什么反击和打击的问题。未来是两者如何共融、共生的问题。”盛聪说。
就此问题,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社总编辑水皮指出,从现在的发展阶段来观察新零售,从线上到线下的过程,既是一个虚线变实线的过程,也是金融资本跟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这是一个趋势,毫无疑问。随着大数据的运用、产业的整合,我们在线上生活越来越真实化。线上和线下的真实场景结合可能就是一个趋势了。”水皮指出,这样一来,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地产从整体来看是过剩的。
水皮指出,作为土地资产的开发者、运营人,有必要改变思维,将地主思维变成资本家思维。
“改变的方式,一是把你的物业彻底改了,不做商业,改成写字楼。很多商场和酒店都做了这样的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是城市综合体的形态还是不改,变成体验的中心,与电商平台真正展开融合。”水皮表示,改变“地主思维”与电商融合,为商场赋能,才能使供应过量的商场产生新的生产力和价值。
对此单伟豹认为,创新的东西必然会取代旧的东西。而从线上线下的关系来看,不能简单将电商平台入股实体商业视为线下打赢线上。
在线下做得好,却一直没有“站队”的物美,为什么还没站队?就此问题于剑波表示,关键是要看到大势。
如何看势,对此于剑波用过去至今进行了阐述。中国过去40年经过了工业经济时代,那是以品牌为王的时代。此后又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阶段,是一个平台为王时代,所以出现了BAT。
“今天我们以终为始,站在未来看今天,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们这个时代已进入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今天反映了主题。这个时代是一个生态为王、竞合为王的时代,是一个交互时代,而不是交易时代。”于剑波表示。
单伟豹也认为,线上是爆发的一种东西,线下更多靠累积。因此线上没有线下是不稳妥的,很容易被替代。然而线下的东西,因为它的累积需要发展,因而这种并购、与线上的合作也是市场大势所趋。
“大数据也是一种新的趋势。再过7年之后或者20年之后,再回过头来就比较清晰了,很多人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机遇在等我开发。”单伟豹认为,如果从趋势来看,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困境,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责任编辑: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