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橡树资本集团的首席执行官Jay Wintrob最近接受了一个FT专访,回答了“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投资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的问题,Wintrob的答案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各种评论五花八门,但是橡树资本真正关注的是信号,而不是噪音。实际上,现在对中美贸易战的谈论大都是噪音。”
真的全部都是噪声吗?真的只需要关注“要被实施的东西”而不是“各方说的东西”吗?虽然价值投资者更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关注能够穿越牛熊和宏观周期的企业,但是,预期这件事情还是不得不关心的。
光大证券资管的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最近就在一篇研究中提道,“市场永远是由预期推动的。尽管大多数投资者仍然认为中美双方的出招只是讨价还价的手段,并相信双方最终还是会达成一致,但没有人能说清这种贸易博弈会持续多久、发展到什么样的烈度。”所以,贸易战就是当前市场运行的一个主导性因素。
Wintrob和徐高的分析其实并不矛盾,前者更关注长期,而后者多关心当下。但是,有一种当下最终会演变成长期。在众多噪声当中,信号还是有的,噪声永远都是占据大多数的,越是热点越是重要的事件,噪声会越多,关键是里面有没有可以识别出来的信号,进而根据信号,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准备?防患于未然,或者是充分利用好的机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开的会议,时隔3年之后再次提到了“扩大内需”,对此分析很多,有人说比如货币要宽松,有人说房地产要重新当支柱,还有人说投资内需要加码。其实,这里的内需,并不是以前的内需,而应该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内需,让消费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主导,既不依靠房地产拉动的投资,也不依靠对美国贸易顺差带来的净出口。
消费升级,大消费时代来临。这是我们可以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看到的概率最大的情景。
徐高借用一个国民收入的核算恒等式,说明了一点,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对应着美国的加杠杆(借入别国储蓄来搞投资)和中国的降杠杆(将自己国内的富余储蓄借给别国)。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要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就得减少美国借入中国的储蓄数量。所以,贸易战会阻碍储蓄从中国向美国的流动。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么这部分被阻碍流动的储蓄要怎么用?如果只是储蓄当然是不行的,如果是加杠杆投资,又被证明是低效的,剩下的只有消费一条路子。
广发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也说了这样的观点,消费将会主导中国经济的未来。他近期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就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一个大市场,不需要依赖外国需求,也可以实现本国的消费与制造业升级。因此,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或“贸易冷战”,或许曾经成功地遏止了苏联、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但这一招对于中国不一定适用。
在沈明高的分析构架中,从消费结构看,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大致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50年代和韩国80年代。在东部较发达地区,非必需品占比已接近60%,与日本相同人均GDP时的水平相当;30年后,这一比率可能接近80%,同时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可能减半。
因此,如果消费改变中国,就会有三个变化同时发生:消费升级带动制造业升级,制造业升级反过来又带动消费可持续升级;从出口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中国或从外贸顺差国转为外贸逆差国;消费驱动的外贸逆差,使得人民币先区域化后国际化。
消费,和吃喝玩乐有关,和衣食住行有关,和制造业产品升级有关,美国一直以自己的巨大的消费能力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市场如此之大前景如此之大,做一个自身经济的发动机或者“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动机,还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