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523104242dRbBpatydB.jpg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发布 人类活动成物种灭绝首因

马维辉 2018-5-23 10:41:06

本报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生态安全的保障。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利用、严重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在京举办“纪念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专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环境部和中科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结果显示,我国9302种大型真菌中,已有1种属于疑似灭绝,9种极危,25种濒危,62种易危,受威胁物种共计97种。

据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编制工作于2008年启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全国600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历时10年,完成了对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4357种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外)和9302种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是迄今为止评估对象最广、信息最全、参与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评估。

该名录统计了我国已知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大型真菌物种数,确定了物种丰富度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分析了我国已知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程度及分布差异,还评估分析了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濒危灭绝的原因。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存环境退化和丧失是首要因素。

2013年9月和2015年5月,原环保部和中科院已分别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结果显示,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中已有27种灭绝,10种野外灭绝,15种区域灭绝;4357种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外)中,已有4种灭绝,3种野外灭绝,10种区域灭绝。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类群为两栖动物,高达43.1%。

2018年5月22日,环境部又和中科院共同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结果显示,我国9302种大型真菌中,已有1种属于疑似灭绝,9种极危,25种濒危,62种易危;受威胁物种共计97种,约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04%;中国特有大型真菌有1358种,受威胁率达4.2%。

专家表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结果显示,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濒危物种得到保护,野外种群得到恢复,受威胁等级下降。但是,由于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因素,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加剧,受威胁等级上升。另外,在本次评估中还存在大量数据缺乏等级(DD)的物种,这部分物种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和保护。

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在出席活动时也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部门各地区的有关规划计划之中并有效实施。

“目前我国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恢复在逐步进行。”他表示。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