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颠覆所有的战略布局?
编者按
去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产业也升级为国家战略,AI+产业迎来更大升级。那么,人工智能+产业究竟会带来哪些变化?又在哪些场景带来显著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想象空间呢?
本报记者 闫妮 广州报道
6月22日-24日,在广州举办的以“双创新动能、引领新跨越”为主题的创交会的分论坛 “2018中国(广州)风投圆桌峰会” 上,医院、医疗投资人以及创业者从产业、医院、信息化、智能化等几个层面探讨了未来AI医疗的下一个热点会出现在哪里。
AI医疗创业者太孤单?AI只是医生的技术辅助者
“AI+医疗进展没有想象那么快,体现为两点:第一,最顶级的AI人才还没有大量涌进来,可能大部分还在无人驾驶及安防领域,在医疗领域,我们太孤单了一点; 第二,整个难度是大量的医疗问题要到临床找问题根源,但临床有一个特点是医疗里面细分领域太多,即便用望远镜也看不到竞争对手。”宜远智能创始人吴志力认为。
总的来说,医生是决策者,AI只是一个技术的辅助者。迪英加科技副总裁何昕称,今年两会期间,病理界科学院的院士认为,按照中国的医疗体量,我们需要的病理科医生至少10万人,但目前不到1万人,存在9万人的缺口。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西藏自治区17个地级市合格的病理医师只有两三个人。病理科医生工作相对繁琐、重复、单调,此完全可以用AI技术解决。比如国家推出的女性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两癌”筛查计划,检查后的片子数量有数亿张,人力负担很重。如果用AI筛查,可能会找到很多阳性的病人,一方面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及早发现可以节省中国很多医疗资源。
人工智能+医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蓝海。广州华侨医院副院长陈玉兵举几个数字说明,现在每千人口的医生是2.2名,“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是3名,按目前医生总量计算大概有100多万名医生量缺口。在目前300多万医生中间,有接近1/3是助理执业医生,这些医生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如果人工智能帮忙解决医生供给问题,则空间非常大。
不是前瞻性的数据就是垃圾
在医疗大数据+AI这一赛道上,BAT也都布局其中。以腾讯为例,其AI产品腾讯觅影就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唯一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国家开放平台;2017年3月阿里云发布“ET医疗大脑”,定位为医生助手,正式进入医疗AI领域。去年,百度医疗大脑又宣布与国内社区医疗服务领导者社区580合作,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社区。
作为 AI创业者,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突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医院副院长钱朝南称,应该关心三件事:第一,这个产品能帮医生解决什么问题?第二,病人的信息安全如何保护。第三,知识产权如何共享。在这里面,数据安全非常重要且收集数据要有前瞻性,假如收集的不是前瞻性数据,那就是垃圾。此时一定要多问医生,比如肺癌的治疗前景在哪里,耐药情况如何。方向是对的,至于怎么落地,怎么把这项事业推进有很多值得认真考量的空间。
陈玉兵称,AI对精准医疗也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因为诊断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分析,比如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物理生化等检查,更重要的是基因组学数据。人的基因组学非常复杂,现在我们只是弄清楚了由什么组成,但它跟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仍不清楚,这中间的相互影响也太清楚。人工智能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精准医疗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赛业生物董事长韩蓝青认为,目前提AI、提人工智能,几乎说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是一门重要的机器学习技术,它是目前最为火热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的基础。可以说,神经网络能把其他的算法全部打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医疗赛道可能最拥挤。现在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算法、算力、数据。算法都是公开的,算力是可买到的,数据是难以获得的。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