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针对P2P平台的逃废债问题,国家层面的行动终于开始了。
日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称,近期P2P网贷机构风险频发,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等待P2P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从而逃脱还款义务,加剧了P2P平台的风险爆发。
“为严厉打击借款人的恶意逃废债行为,请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下一步全国整治办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对相关逃废债行为人形成制约。”
该通知抄送机构包括人民银行征信局、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征信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百行征信等。
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各地已下达通知,北京、上海、江西等多地金融局、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均向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机构统计在8月8日或8月9日之前上报恶意拖欠债务人名单。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P2P平台恶意拖欠债务人员的填报表格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借款平台名称、累计借款总额、剩余欠款金额、拖欠开始日期、是否失联、催收情况等。
近期P2P爆雷潮,行业流动性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与逃废债现象有关。一些部分本来有能力还款的借款人出现恶意逾期,一些不懂法的借款人认为“平台出问题,钱就不用还了”,甚至有借款人潜入投资人群里,恶意煽动情绪,制造恐慌。
一名P2P行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为过去严厉打恶意催收,有些偏向老赖了,很多平台正常催收不敢做,导致很多钱被恶意拖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轮P2P的流动性危机,对于合规性的平台而言,真正产生危机的是借款方的恶意违约。
该平台负责人透露,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本来有能力还款的借款人也悄悄走上逃废债之路。“面对逾期大爆发,很多平台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催收,调动一切力量到一线回款,但恶意逃债的问题还是很难解决。”
有律师表示,事实上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贷行为的法律实质就是借款合同,仍受到我国合同法的保护。但由于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P2P的借款人未纳入到国家征信体系中,一些借款人产生了侥幸心理,P2P雷潮、流动性危机助长了此种心理。
此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九项明确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严厉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对于借本次风险事件进行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要给予打击、纳入征信系统、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等。”
业内人士分析,报送老赖名单只是国家层面打击老赖计划的第一步,预计下一步还包括纳入征信系统等举措。
编辑:金微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