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0814155732vkNFuCeLfh.JPG

中国乳业被指声音薄弱,行业热议国家级标准:伊利成首家试点企业

金晓岩 2018-8-14 16:47:15


本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消费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但是,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呈现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费增长,甚至造成消费外流。

在此大环境影响下,8月13日,《华夏时报》记者在中国消费品标准化论坛上获悉,这次由国家标准委发起的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伊利股份成为行业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标准化建设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的全面繁荣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国际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标准化体系,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谈到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推行背景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介绍,目前乳制品企业实施的标准体系有三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三者中,国家标准起到决定性作用。

“国家标准是基本完善的,但是制定国家标准过程会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宋昆冈举例称,2010年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要求,生乳的蛋白质指标为2.8g/100g,而在乳企的实际生产中,这个指标是定的比较低的。因此,很多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会要求生乳的蛋白质指标为2.95g/100g,“现在企业不会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这是非常尴尬的。”

除了制定标准时会有所妥协外,宋昆冈进一步称,国家标准还存在没有概括和包含所有品类的问题,例如国家标准中酸奶的标准只有一个,但是企业在生产中会出现更为细分的品类,例如浓缩酸奶,“国家标准中并没有涉及高品质产品的标准,这其实也算是漏洞。”宋昆冈称。

宋昆冈进而认为国家标准还存在标准制定时间滞后,不能反映产品和行业的最新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宋昆冈看来,乳制品行业内应该形成国家标准为支持,行业标准为辅助的标准体系,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出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同时可以对标国际标准。宋昆冈认为,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启动将有效的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其实,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部署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消费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了落实该规划,201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展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申报工作。

对此,伊利股份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通过“建立标准机制、参与标准制定、促进标准提升”,打造了三位一体的伊利标准化体系,从而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布局全产业链,不断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当中。

对于未来标准化建设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伊利股份的标准化试点项目不仅要制定和完善标准,要着重在标准化;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厘清中国标准,特别是乳业的每一项标准;同时,质量才是竞争的要点,所以,最重要的是质量的标准化。因为标准事关话语权,而中国的乳业声音还很薄弱,希望伊利股份扛起龙头企业的责任,通过项目的开展,能够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

责任编辑:黄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