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史凯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月入一万,但可支配收入只有一千,连基本生活都节衣缩食,更谈何存款储蓄。”在北京职场工作了2年多的刘先生向《华夏时报》记者感慨道。
刘先生一个月下来还有千八百块“零用钱”,相比之下,张女士算是绝对的“月光族”了。她说,“因为高企的房价,工作不久后就投身到了买房大军之中,还没怎么挣钱,就先背负了倒欠银行的长期巨额债务,每个月开了工资要先还债。”
没有存款,已经成为年轻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华夏时报》记者9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了解到,居民存款等于居民收入减去购房支出、投资理财支出以及消费支出,也可表示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支出后的储蓄。2016年居民人均储蓄6600元,2017年约7600元,如果人均储蓄乘以人数得出的数字低于当年居民购房的消费,就意味着居民没储蓄了,而前几年居民还是有储蓄的。
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亦显示,今年8月中国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75.2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创40年来最低。
与存款增速的整体下滑相比,居民存款增速下滑更为严重,2008到2018年的10年间,居民部门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7%左右。2010年全国居民储蓄率为16%,而2017年仅为7.7%。另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4月一个月全国居民存款就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中国人乐于存款,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之所以能够独善其身,就是因为中国人爱存钱。而如今,一下子“消失”万亿存款,钱都去哪儿了?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目前从消费者层面来看,近两年老百姓的一些决策模式及其背后的支撑力量已然发生根本性变化,体现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开始低于GDP增速,居民的储蓄已经开始出现相对停滞的状态,居民的财富基本被房地产掏空。
近年来,参与负债的城市年轻家庭与日增多,有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的负债参与率与30到44岁中年人群的负债参与率接近,并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
记者了解到,2007年楼市爆发,等到普通居民反应过来时已经是2010年,面对如此高的房价,居民只能贷款买房,于是首付掏空了居民存款储蓄,房贷又增加了居民贷款。
刘元春表示,2015年之前,被房地产套牢的基本上是中上阶层,但是新一轮的去库存,特别是货币化以及鼓励农民工购房等,实际上将存款储蓄相对薄弱的阶层人群所获取、可利用的资金也基本上全部放到了房地产市场。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经理助理伍戈认为,居民买房的另一个动因是因为预期房价会涨,而预期房价会涨所反映出的,是在强烈的需求下供给的严重不足。
在伍戈看来,过去房地产销售下滑更多对应的是库存的积累,但目前房地产销售的下滑对应的是库存的减少,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表面上看是销售在下滑,而事实上房地产的趋势下滑很可能是假象,所以老百姓并没有预期房价会大幅下降,房地产商也没有预期房地产会大幅下降,因此居民会积极的购买。
今年经济下行趋势制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也是导致居民存款余额增速下降的一个原因。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2017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而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2016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也就是说,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比2017年少0.7个百分点。
对于中高收入且没有房贷或其他债务压力、有存款能力的人群来说,如果按照居民存款等于居民收入减去购房支出、投资理财支出以及消费支出的算法,除了购房和生活消费支出以外,有些人会选择投资理财,这是影响存款增速降低数值的另一个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认为,目前存款利息太低,有存款能力的居民普遍不乐于去银行存款,由于目前涉及居民理财渠道的拓宽,使得居民更加愿意选择存理财。
除此之外,信用卡、蚂蚁花呗以及目前多种网络借款平台的相伴而行,居民的存款就剩下不了多少了。
今年5月央行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11.48亿元。比起2010年全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的76.89亿元翻了8倍。
于泽认为,随着居民收入的放缓和房贷等家庭债务,导致存款储蓄被掏空,进而整体消费升级受到一定的抑制,反映出的总体消费增速相对来说出现持续下滑的态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