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城镇化进程有望再度加速。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指出,“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此次督察意在督促各地政府、部门尽快落实好这一方案,并将起草形成督察报告。就在房价有可能回落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则通知再次给房价带来了不确定性,因为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意味着最终都有可能转化为购房需求。
10月16日,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不但可以起到托底房地产的效果,而且还能实现稳定房价上涨预期的作用。一方面是释放庞大的首次置业需求,有户口意味着就有购房资格,落实户口就是释放楼市购房红利;另一方面是加快人口进城,有利于去库存,影响供需关系的主要因素。
当经济高增长不再、人口结构性危机爆发之际,将1亿人口进城落户作为重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若农民进城无法落户,不仅影响公共福利均等化,也影响消费热情和购房热情。因此,推进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成为重中之重。
有望托底房价?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最大受益区域,主要集中一二线城市的地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包括天津,一直都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外地人口占比很大。”谢逸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避免城市病,一线城市户籍限制向来都是全国最严的。
从数据来看,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因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率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谢逸枫据此判断,未来1亿非户籍人口要装到省城去,很大可能是装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这些发达的地区。“虽说外地人口在本地落户,意味着需要支付公共福利均等化的巨大成本,不过它带来的人口红利也不容小觑。人口促进经济繁荣,也能够带动地方的房地产业,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将会是最大赢家。”谢逸枫说。
“对于楼市限购限贷城市来说,农民市民化、非户籍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新增人口住房需求必将有所增加和释放,一定意义上争抢人才就是争抢有资格购房人群指标。”在谢逸枫看来,户籍新政的放松实质上是对房地产的托底,“预计,未来中国人口大迁徙,必带来的楼市格局变动”。
事实上,最近两年已经多个地方的户籍松动了,比如之前广州、厦门和杭州已出手救市。
这对于楼市是重大利好。就厦门来说, 厦门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凡持厦门市居住证连续满5周年、缴纳社保连续满5周年、且拥有本市房产的,准予迁入户口。这是厦门自2010年8月后,首次放宽落户厦门岛内的条件,原来满8年才可以申请落户,这一下缩短了3年。这样的落户政策,无疑会新增一批购房者。
不过,与其他专家的观点略有不同,在回应1亿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时,中原地产首席经济学家张大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就2个:过量的信贷投放和城市化。“现在看城市化有个新的变化,过去城市化都是一二线和东部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导致的城市新增房地产需求非常旺盛。”张大伟说,但现在再推动1亿人落户很多都是城市区域的扩大,对于房地产来说,新需求有限,对房价的影响也较慢。
“关键看政府,新城市人、新买房人基本都属中低或低收入者,原则上都应该住廉租房,这样对房价毫无影响,房价继续理性回归。”上海城市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边说遏制房价上涨,一边却暗地助推高房价,这是各级政府的真实想法,这样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实体和科技就不能发展,最终损害百姓利益。
“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多位专家称,中国楼市在过去20年里走出令人震惊的大牛市,得益于货币的不断膨胀之外,也与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强大的人口红利及轰轰烈烈的城镇化紧密相关。
督查旨在经济
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一则通知难以撼动房市下行的趋势,但影响的确也不小。
记者了解,此次通知督察的内容是:城市人民政府落实情况,特别是在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促进有条件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效,进展滞后任务及原因,以及下一步整改措施。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通知称。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督察源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在城市落户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与之相匹配的政策是: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放宽大城市落户门槛,适当调整特大城市落户政策。
随后,记者也注意到各地纷纷打开户籍闸门,小城镇不再对落户做任何限制,大城市也纷纷以落户作为“抢人大战”的资本。最近两年,成都、西安、武汉在“抢人’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放松落户,显然有利于推动城镇化。”顾海波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左右提升到58%,人口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发达国家70%相比有很大空间。仅从数据来看,名义城市化率与真实城市化率,至少有着1亿的人口落差。
据悉,这1亿非户籍人口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地区。2016年年底的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辖市,成为城市化率的第一档,且都超过了80%,其次是广东、江苏。
但谢逸枫称,这些地方未必是“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主要地区,“未来1亿非户籍人口,很大可能是装到经济发达的地区”。两年后的今天,发改委再度发文,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可见这一政策的重要性所在。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判断。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肯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副好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曾撰文称,如果达到70%的城镇化率水平,中国将涉及5亿多农民进城,会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内需拉动。特别是在外需受贸易战影响,内需仍可以释放的前提下,城镇化应该是最重要的战略性选择。
“没有经济、人口和城镇化的基本盘,根本就不会支撑房价20年的大牛市。”顾海波说,只是今天,这三大基本盘已有两个开始遭遇困境,唯有城镇化,还在半途。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中国房价的未来,受到经济和人口的负向约束,交杂着城镇化的正向推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