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
本报记者 金晓岩 上海报道
当外资乳企加大对中国市场投入的同时,国内乳企也正在加紧走出去。国内乳业龙头企业伊利近年来国际化就正在加快。
11月7日,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的乳业全球合作伙伴论坛上,《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伊利与SGS、必维、天祥、利乐、康美、杜邦等32家全球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伊利刚公布三季报,前三季度总营收613.27亿元,同比增长16.88%,营收净利润持续双增,稳居行业第一,继续成为中国乳业增长的主力军。
伊利也是国内首家单季度主营业收入突破200亿规模的乳业巨头,今年单二季度,伊利实现营业收入200.13亿元,而三季度总营收更是创出213.85亿元的新高。
同时,伊利还发布了《母乳研究白皮书》,研究发现,核苷酸对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肠道成熟、脑发育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业内认为,此次揭开母乳核苷酸等奥秘的《母乳研究白皮书》将刷新业界对母乳核苷酸的认知,是母乳研究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也是伊利整合全球智力资源所得出的最新成果,对于改善婴儿配方奶粉与母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0年左右,伊利便迈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对标国际顶尖企业,选择业内排在全球前三的供应商、服务商进行合作,引入波士顿、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全球顶尖战略咨询公司为伊利进行组织体系变革等。
2005年,当成为中国乳业首家销售额破百亿元的企业时,伊利有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想法,首先如何让全世界的消费者认识来自中国的乳制品,就在这一年11月,伊利集团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牵手北京奥运,成为中国首家乳制品奥运合作伙伴。三年蛰伏、三年更高品质的锻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伊利——这张中国乳业名片以全球一流品质享誉世界。
2014年起,伊利的国际化进程驶入了快车道,开启了以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服务中国市场的第二步,并将国际化升级为集团三大核心战略之一,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在欧洲,伊利联手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新西兰,伊利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在美洲,伊利联合美国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推动中美两国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等领域迈出重要合作步伐。
直到近年来,伊利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不断深化全球合作。
对此,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只有不断加强全球合作,才能促进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只有不断加强全球合作,才能促进全球乳业的高品质发展。
责任编辑:黄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