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一则只有50字、一句话的网上“官宣”,引发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12月2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网上挂出一则消息:12月25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看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消息却引发了大大的震动,这个背后将是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助推。
实体输血更通畅
所谓永续债,又称无期债券,是发行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内含发行人赎回权”的债券。此前只允许非金融企业发行,2013年开始发行,目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如今,永续债将要对银行开放了。
银行为何需要发行永续债,又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部分银行资本压力较大,特别一些股份行核心一级资本压力大,对信贷投放能力约束明显。”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本报记者分析。
今年以来央行四次定向降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明年货币政策是“稳健、适时预调微调”。目前从表面来看,市场流动性的确处于合理充裕,但是企业却仍然感觉融资难、融资贵。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条就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不但需要资金,更需要资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这两年银行资本充足率虽然都符合监管要求,但是继续补充存在压力。
监管对银行有多种指标约束,资本充足率是硬指标,即使银行有充裕的资金,但是由于资本存在压力,将会部分阻滞银行对实体经济输血。
董希淼进一步指出,这两年有两个特殊因素会使银行资本消耗特别大,资本补充压力更大,一是随着资管新规一系列监管实施落地,银行表外资产回归表内,加大银行资本消耗;二是银行成立的子公司 也需要相应资本支持,比如理财子公司、债转股子公司都需要资本,这样资本补充压力加大。
“金融委这时候召开会议,研究多渠道补充商业银行资本,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的发行,这是非常及时、有必要的。”其认为。
中小银行解渴
最近,上市银行纷纷利用发债等工具进行资本补充。
“近期证监会密集批复了多家银行定增、可转债、优先股等再融资计划,有望显著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廖志明认为,这样将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服务实体经济,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方向一致。
但是利用优先股、可转债的方式补充资本,主要是上市银行在发行,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更窄,压力更大。
中小银行信贷对接的正是中小企业,即多数是民营企业,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这时候拓宽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以疏通信贷流入实体经济,已经刻不容缓。
董希淼分析,银行尤其是未上市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相对匮乏,资本压力会特别大。银行资本补充有内生性和外延性两种,内生性通过利润留存来补充,这两年银行净利润增速不快;外延性有一些渠道,但对未上市银行来说,基本上只有二级资本债的补充工具。但是二级资本债只能补充二级资本,怎么办?
“永续债可以补充一级资本,对非上市中小银行提供更大支持。” 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核心资本补充难题有望就此突破,并形成常态化的资本补充工具。
董希淼呼吁,监管层尽快明确永续债发行相关规则,抓紧推动。从而建立银行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从内生性和外延性两方面鼓励银行补充资本。只有银行资本充足了,发展才更加稳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银行信贷阻滞正在进一步疏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监管层还在寻找多种方式“组合拳”来解决。
廖志明说,当前稳信用政策在不断加码,未来会逐步发挥作用,预计2019年一季度开始,社融增速会逐步企稳回升,从而支撑经济稳增长。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