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81228181028athsqTBUps.jpg

最猛烈雷潮出袭 2018年互金劫后余生

金微 2018-12-28 20:10:14

金微

2018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是特殊的一年,经历了P2P爆雷潮、裁员潮、退出潮,行业剧变,受到各方关切。

本报记者在年底参加的各类互金行业会议,演讲主题的关键词由“创新”变成了“防风险”,会场弥漫着焦虑和不安,不少从业者已离开这个行业,一些许久未谋面的朋友,像是经历了一场劫后余生,感叹着整体环境如此,现在各家平台的日子都不好过。

互金行业的会议,是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冰火两重天,在短短几年完成转换。两年前互联网金融火爆到何种程度,北京各咖啡馆人人皆谈,放眼世界也绝无仅有,如今,行业入冬,曾经的豪情万丈、曾经的创新的各种遐想,统统不见,“活下去”成为现阶段唯一的想法。

最猛烈的雷潮

2017年下半年,国内互金平台出现了第一波赴美上市潮,尽管网贷备案又延期,行业走向存在不确定,但不少从业者至少还乐观,甚至开始讨论抄底的问题,平台的买壳卖壳风生水起,一些纳入备案行业的平台水涨船高,谁也没想到,漫漫下跌途,只是刚刚开始。

2018年,互联网金融监管仍在不断加码,其中一个重磅文件是4月初,互金整治办发布的《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治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29号文),P2P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与股交所、金交所联合发布的各类理财产品被叫停。该通知还进一步明确,承接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的实体未将存量业务压缩至零前,不得对相关网贷机构进行备案。受此影响,P2P的大标业务彻底失去了藏身之处,存量违规业务的压降又加剧了借款企业的流动性紧张。

4月10日,一家大型平台善林金融突遭查处,据警方通报,成立于2013年的善林金融涉案金额逾600亿元,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系典型的庞氏骗局。

谁也没料到,善林金融的倒下只是开端,P2P紧接着迎来史上最大的“爆雷潮”。端午节,首先是唐小僧被立案调查,联璧金融等四大高返平台全军覆没。紧接着,杭州十几家平台被立案,网贷行业多米诺骨牌推倒,一些大型平台如牛板金、投融家、钱爸爸等均未能幸免,雷潮从杭州蔓延至深圳、北京等地。

在P2P行业的爆雷潮下,整个行业进入空前持续动荡期,不少老牌大平台倒下,更让行业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投资人避险情绪攀升,平台资金大幅流出,又引发连续踩踏事故,反过来加剧了动荡。

对于这波爆雷潮,从整体大环境来看,金融去杠杆,银根收缩,债券违约等因素,外部金融系统流动性的日渐紧张,加上监管政策的收紧,P2P最终成了风险集中爆发的地方,金融的风险首先在防范最为薄弱的环节引爆,而P2P恰好承接的是次级债。

除了外部大环境,互金行业自身因素不可忽视。早期,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金融创新受到鼓励,而监管基本处于空白阶段,金融不设门槛,短短几年时间涌现几千家互金公司,大量非金融从业者,甚至有各类骗子和动机不良者混入,这成为行业的极大隐患。

今年的P2P雷潮事件中,投之家是个标志性事件,其成交量高达百亿,且是行业最大的第三方平台网贷之家的兄弟单位,爆雷之后,一起牵涉多家平台的连环诈骗案浮出水面。这些平台幕后大佬是卢智建等人,据央视报道,卢智建、卢立建带着村里的一帮人出来,这些人纷纷入股众多P2P平台,在背后编织成一张庞大繁杂的隐秘关系网,这个团伙操控的十几家平台借款交易规模达到几百亿。

而卢家帮深谙规则,他们进入P2P的方式十分隐蔽,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步骤进行,而且懂得与时俱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股东增信,他们就包装出什么样的身份。比如国资背景、上市系等,通过这些平台发布虚假标的把投资人的钱倒到自己口袋中,P2P成了输血的工具。在行业已经动荡之时,卢家帮仍为一己之私利收割,消耗着行业最后的公信力。

事实上,监管为P2P行业划出的重要红线之一就是禁止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但是,不少P2P平台成为自融或关联性融资,为集团输血的工具,更有卢氏集团为代表将P2P作为收割投资人的工具。在这其中,各类国资站台背书,眼花缭乱的增信手法,让投资人无法识别。不要说外人,就连很多平台的员工高管,平台爆雷之后对于资金去向也说不清楚。

11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曾在一次公开论坛上表示,监管缺位,可以说是没有监管。没有监管就导致这个行业会非常混乱。P2P按道理来说其实就是点对点这样一种资金的融通,应该说在中国市场上是有需求的。最后因为行为没有规范,不该做的没有被禁止,应该做的没有被鼓励,最后就搞成了这样。“看起来有点像农贸市场,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但是搞金融跟农贸市场就不太一样。”

互金反思启示

爆雷潮后,P2P行业性的流动性危机上演,行业的出借人都在出逃,流动性压力下,平台放贷能力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压降成本、裁撤业务线成为常态。为了化解P2P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层也想出了各种办法,中国银保监会就召集四大AMC开会,要求协助化解P2P风险。

今年P2P雷潮中,一个特点就是借款主体恶意逃废债现象严重,直接拖垮大量P2P平台,监管层下文打击逃废债,目前已连续发布两批逃废债人员名单,但是逃废债涉及到社会信用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目前,P2P备案开始提速。2018年8月,全国P2P网贷整治办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将备案工作大致分为三步:一是历经自查、自律检查和行政核查等三轮核查,以2018年12月底为截止日期;二是符合条件的平台获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登记系统,试运行一段时间,具体时长未知;三是条件成熟的机构按要求申请备案。

到了年底,各大平台正在忙着合规整改,提交材料、自律检查等,就像以往延期的备案,又是一个轮回,只是这一次经历爆雷危机,不少平台已经倒下,整个行业元气大伤。截至2018年11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5245家,平台数量下降至1181家。按目前公开数据,提交自查报告的平台大概是500家,也就是说,未来只有少数平台能成为幸运儿。

国内的行业现状,也在影响着上市公司,受美国股市大跌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18年以来,互金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低迷,在美国上市的13家互金公司里,有9家公司都已经跌破发行价。其中,信而富、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等几家平台,股价跌幅较年初已超70%。尽管市场不景气,但今年还是有像点牛金融、品钛、360金融等6家平台选择“流血上市”。

在监管层、社会层面,各界对于这轮互联网金融的反思才刚开始。在北京的一次公开论坛上,有着“互联网金融之父”称谓的谢平对P2P雷潮作反思时说,P2P的属地监管,地方政府监管跟网络的外部性、全国性是矛盾的、机理不相融的,而且能力是超出的。“有些P2P注册在偏远地区,它把全国的资金弄到那去,结果出现法律纠纷跑那个地方打官司是没法打的,这就可以看出互联网全国性和外部性,尤其是负的外部性当初是估计不够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看来,P2P出现大面积的爆雷,“既有监管的突发性,运动式监管带来的外部变化,也有它自身没有具备条件,包括足够多的大数据、足够的计算能力,没有这些,实际上它的风险是识别不了的。”技术的全面渗透和颠覆性的影响将会使得金融风险的业态发生变化,如果说市场脱媒使得风险结构发生变化,那么技术脱媒会使风险业态、风险形态发生变化,这时候风险形态的识别能力就要大幅度提升,传统意义上的监管是难以胜任的。

关于互联网、科技、信息化对金融的影响,监管层也提出反思。“金融科技发展不能唯技术至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则表示,金融风险构成的交叉性和复杂度日益滋生,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将给金融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也对金融风险防范的穿透性、精准性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总结说,P2P危机的根源在于,P2P没有银行的风险缓释机制,却做了大量的资金池业务,结果导致期限错配、风险错配。也就是说一边是刚性兑付,另一边又做了高风险资产。“当宏观经济好的时候,做些出格的事,只要还钱不管你怎么吹都还好,现在关键问题是经济下行,你的各种技术风控手段失效了,别人没有钱还,这才是问题关键。”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