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111120256kuVR7qLgTU.JPG

医药推广是否有黑幕?三力制药销售费为何人均300万

韩永先 2019-1-11 11:56:19

本报记者 韩永先 北京报道

部分企业抱怨新三板已成为“鸡肋”,长期挂牌长期零成交、零募资,但与此不同的是,从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力制药”)的招股书可看出,立足医药制造业,靠中成药起家的三力制药从准备挂牌新三板时就成为机构热捧的明星企业。

公司2015年1月完成股改,当年5月就顺利引入投资者,分别以每股 9.87元的价格引入广发证券、信德一期、珠海康远,增资557.23万股,筹资共计5500万元。

2015年8月17日,公司挂牌新三板(股份代码为 832708),2016 年8月,再次以12.50元/股的价格向深圳同创12家私募机构和1名个人投资者发行1673.10万股,增资共计2.09亿元。

仅在冲击新三板的两次融资额就达到2.64亿元,是三力制药股改时净资产1.09亿元的2.4倍,挂牌期间的市值一度接近45亿元。

2018年6月,三力制药终止新三板挂牌,去年12月21日公司递交招股书,计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预计发行不超过4074万股,募资2.37亿元,分别投向GMP改造二期扩建项目、药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而带着同样的业务向主板市场寻找变现的渠道,此次融资能被投资者看好吗?

单一产品的利和弊

招股书中,三力制药称,自公司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发展中成药为核心的战略,专注于咽喉疾病中成药和儿童专用药领域,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均为市场独家品种,在咽喉疾病中成药喷雾剂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但成也萧何,可能败也萧何。

报告期(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三力制药主要产品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和强力天麻杜仲胶囊3种产品。

仅依靠3个产品,报告期内, 三力制药就实现了超高的毛利率,各期分别为 62.22%、65.04%、66.47%和65.49%,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5.15亿元、6.38亿元和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261.01万元、7487.97万元、8762.82万元和5716.45万元。

三力制药表示,公司采取的是重点开拓独家优势品种的产品发展策略,集中精力开拓开喉剑系列。但是产品集中单一,也同样成为公司发展的困局。

报告期各期,公司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和开喉剑喷雾剂的销售收入合计分别为3.29亿元、4.88亿元、6.12亿元和2.8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55%、94.91%、95.8%和95.66%,其中,儿童型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75亿元、4.07亿元、5.18亿元和2.41亿元,目前营收已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

也就是说,公司的营收对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两种产品的依赖性较强,尤其对儿童型产品的营收处于绝对依赖。

虽然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均为公司独家品种,儿童型是国家食药监总局唯一批准的儿童口腔咽喉类疾病喷雾剂型,已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品种,但是这也正是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风险因素。

三力制药主要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利润的影响因素就只能依赖产品中标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化调节。目前,国家全力推进医药医疗体制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控费制度全面推广,如果公司的主要产品中标价格下降,将给业绩带来直接的下滑影响。

三力制药也在招股书中认可,公司主要产品面临中标价格下降的风险,产品相对集中,对对主要产品依赖性较强,如果未来开喉剑系列产品客观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销售产生波动,将对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同时,由于对主要产品过度依赖,也造成公司面临较大的产品质量风险,如果发生质量事故将导致业绩断崖式下滑,在国家医药事故惩罚措施更为严厉的现状下,公司的质量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而事实上,公司的供应商层面已经发生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处罚的案例。

公司2017年的第一大供应商被爆出生产经营不规范,2018年5月,被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限期整改;供应商重庆慧远药业有限公司产品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爆抽检不合格;2018年,公司另一供应商安徽顺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因为严重不符合要求,GMP证书一度被没收。

如何解决上述关键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先后致电致函三力制药,要求采访公司董秘张千帆,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

销售费用的疑问

另一个让投资者费解的问题是,三力制药的主要产品已经纳入医保目录,市场主要看国家医药采购的中标情况,按说公司不存在较大的销售费用问题,但是,公司的销售开支高的吓人。

报告期,公司的营业总成本分别为3.08亿元、4.47亿元、4.88亿元、2.52亿元,其中营业成本分别仅为1.36亿元、1.80亿元、2.14亿元、1.03亿元,按照65%上下的毛利率计算公司的营业利润远不止几千万元的水平,毛利的开销去哪儿了呢?

三力制药给出的答案是销售费用开支,报告期各期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高达1.57亿元、2.38亿元、3.03亿元1.35亿元,各期的销售费用占到营业收入的45%以上。

并且报告期各期末,销售人员构成了公司员工的绝对主体,各期总人数分别为176人、223人、284人和288人,其中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44.79%为销售人员,达到129人,生产技术人员仅为93人,占32.29%。也就说,按照2017年的销售估算,三力制药销售人员的人均销售开销高达近300万元。

三力制药认为,公司销售费用构成基本稳定,市场推广费比率较高,主要由于公司专业化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所致。

何为专业化学术推广?

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根据企业自身销售团队规模是否能满足渠道推广与维护的需求,可分为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学术推广服务商)和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自建团队)两种,是通过组织召开产品相关的各级学术会议,指导医生处方用药,持续跟踪、搜集产品疗效等活动进行药品的市场营销,因此费用较传统经销模式较高。

一位曾任职外企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专业化学术推广说白了就是医药代表的变形,与医药代表差不多,只是名字比医药代表好听。

葛兰素史克的医药贿赂事件之后,国家重点打击医药销售的行贿行为,才开始采用所谓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就是变相的组织会议,以讲课费用、研讨费等形式给医生支付费用,以赞助费等形式给医院医疗机构返点,以专家费等形式给医药监管系统的领导输送利益。

目前,这一模式已逐渐成为医药制造业销售的主流模式。

上述医药代表表示,如果医药企业不广泛开展学术推广营销,很难打破市场营销的壁垒,产品也很难进入医院的开药名单。学术营销用得好,可以成为模式进行复制,用的不好,将把医药企业引向歧路,不合规的学术营销在竞争的驱使下以各种形式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视听和用药安全。

医药推广是否有黑幕,要看医药企业是不是还“带金销售”,是不是存在变相地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经济利益及其他好处。

三力制药如此高的学术推广销售费用是如何构成的,是否存在变相行贿的行为,公司对此问题并没有给《华夏时报》记者做出及时回复。

但三力制药招股书中称,营销网络的广度决定了药品是否可以覆盖全国各地的医院,行业新进入的制药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建设自身营销网络;营销网络的深度决定了是否可以有效改变医生用药习惯。与学术推广服务商合作关系是否持续稳定、双方营销活动是否默契配合,对于新进入的医药企业形成较大挑战。

公司今后长期将会采取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销售费用仍将是公司面临的巨大成本,是否会出现违规的行为,将要看公司把控的尺度。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