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陈希婷 北京报道
巨亏近16亿,长城人寿“转型期”阵痛凸显。
根据偿付能力报告,长城人寿2018年除一季度实现净利润0.39亿元外,其余三个季度皆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二、三、四季度分别亏损2.97亿元、2.17亿元、10.96亿元,全年累计亏损15.71亿元,位居非上市寿险公司亏损榜第二。
对于亏损原因,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公司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受公司上市权益类资产收益未达到预期和受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其中,公司个别固定收益类资产公允价值大幅下降并计提减值损失。受以上因素叠加影响,尽管我公司2018年营业费用及承保亏损控制良好,但公司净利润指标仍表现为亏损。
转型压力凸显
官网显示,长城人寿是始建于2005年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由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中冶集团旗下骨干企业等涉及投资、金融、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19家股东投资,注册资本逾55.31亿元。
然而,显赫的国资股东背景,却并未给长城人寿的稳健、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财务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时间,长城人寿累计亏损逾28亿。其中,2016年亏损5.25亿;2017亏损7.3亿元;2018年亏损15.71亿元。累计算来,长城人寿在这三年里共亏去28.26亿元。
“考虑到寿险公司负债成本的刚性,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可能是导致公司净利润亏损加大的原因所在。”某寿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实际上,除了受公司上市权益类资产收益未达到预期和信用风险事件影响,业务转型或也是造成此次亏损大幅加剧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长城人寿的最新五年战略规划正在推进中,包括“持续推进战略转型,承保端发展高价值类业务,资金类业务视投资机会和现金流需求采取弹性策略”,整体来说,即从业务端与投资端同时发力布局。
但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保费收入数据显示,2018年长城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89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37.14亿元。虽然同比分别增长了21.88%、112.15%,不过转型所带来的经营压力依旧不小。截至去年四季度,长城人寿的净资产为52.59亿元,和上季度的61.46亿元相比有所下滑,和2017年同期的68.89亿元相比更下降了23.66%。
偿付能力持续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资本金需求,长城人寿也在不断进行增资。
据记者统计,长城人寿成立13来共计增资8次。截至目前,其注册资本已增至53.32亿元。
然而,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多次增资只是解了燃眉之急。2018年末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7.43%、172.60%,和上季度末的194.02%、199.41%相比分别下降了26.59个百分点、26.81个百分点。而该公司一二季度末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217.91%和212.12%以及202.04%和196.40%。
对于如何改变业绩亏损局面,上述负责人表示,2019年,我公司将继续坚持战略发展方向,全面落实“调整、提高、发展”的规划思路,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多措并举,确保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持续推进承保业务发展,不断提升机构产能,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同成本投入下的保费增收,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二是加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精细化管控,完善费用审核机制,严格控制成本投入,强化费用节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在严控投资风险的基础上,优化资产配置,同时加强投资管理,引入市场化考核机制,提升投资收益。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