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 马维辉 两会报道
翘首以盼的更大减税政策,终于在全国两会上“官宣”了。
3月5日,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里,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第一条即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
在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看来,增值税是这一轮大规模减税的主力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减税的对象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实体经济,覆盖面广,力度大,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导向明确。”施正文指出。
社保缴费方面,报告指出,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据了解,今年1月针对小微企业等2000亿元的减税费政策已经落地。
“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万亿减税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收支矛盾比往年更大,因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且下行压力较大,叠加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收入明显放缓,因此不少省市纷纷下调今年财政收入目标。但刚性财政支出不减,收入减少而支出反增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明显。”施正文指出。
为了缓解减税降费给财政带来压力,支持给企业减负,报告要求,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我们要切实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明显减税降费感受,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困难再多也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