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321175130hYVrZlNHV2.png

老套路要失灵!南方基金重蹈覆辙再靠明星经理吸金 曾经“牛市基金”如今惨淡收场

石省昌 陈锋 2019-3-21 17:32:45

本报记者 石省昌 陈锋 北京报道

沪指走得焦灼,围绕3000点上下波动,成交量难以坚挺在万亿人民币之上,多空分歧加剧。

2019年初,A股确实走出了一波“快牛”行情,沪指短时间内就上涨近30%。当市场还在调侃“老司机理性踏空”的时候,市场上新发的基金产品已经层出不穷,一改2018年下半年基金公司的惨淡光景。

乘着市场短期快速上涨的机会,明星基金经理也再次被抬出,吸金大幕开启。

当下最为热门的或许就是南方基金史博和前海开源基金邱杰。南方智诚混合基金于3月13日发布公告称,19天共募集资金37.91亿元,认购户数达5.44万户,成为截至3月20日新成立权益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只。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史博便是南方基金权益类投资的明星基金经理。

历史一直在重复,但投资人很难吸取教训。2015年上半年,A股也迎来了一波“快牛”,从2015年3月到8月之间,多家基金也狂发产品,但大多数惨淡收场,南方基金堪称典型。

明星基金经理吸金褒贬不一

3月20日,沪指延续震荡整理态势,盘中一度下跌超过1%,尾盘企稳回升,最终收盘仅仅微幅下跌0.01%,收报3090.64点,两市合计成交7799亿元。

与4年前几乎一致,明星基金经理再次被抬出。而2019年显得更加有利,在市场短期急剧上涨之下,投资者俨然忘记2018年的市场寒冬,基金公司的产品也因此在“快牛”行情下迅速回本,抹平2018年的亏损。

这让基金公司有了更多的炒作话题和素材,即使所有人都明白“没有人能够战胜市场,再牛的神话在市场面前也苍白无力”,但聪明人善于利用行情。虽然监管规则明确要求不允许在基金发行宣传资料中过分宣传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但2019年前3个月的“快牛行情”的业绩几乎充斥着各大财经媒体,成为当前公募基金公司最大的宣传点。

事实上,截至3月20日新成立权益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南方智诚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史博确实在过去取得较好成绩。公开资料显示,史博旗下还管理南方绩优成长等多只基金。史博任职基金经理已近15年,在南方基金也任职近10年,属于南方基金权益类投资的明星基金经理。其任职期间的最佳回报来自于南方新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在4年多的任职时间内实现业绩翻倍。而在史博的助推下,南方智诚混合基金首募规模达37.91亿元,远超2亿元的成立线。

对于公募基金用基金经理吸金的现象,市场人士各执一词。“明星基金经理用过往业绩证明了自己,虽然不代表未来,也是看得见的业绩,受到持有人的认可,是可以理解的。”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华南比较受关注的中型公募基金一位高管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行情的回暖会让基金公司更容易发产品,所以基金公司今年产品的发行量会大,特别是业绩好的基金公司,最近基金产品的区域营销和新产品发行都比较好。明星基金经理,特别是最近3年业绩能够持续保持好的基金,因为去年难做投资,如果3年的业绩能做好,说明投资能力比较强。

“到底是通过抬轿子来营销,还是有真本事,要看公司同类基金的水平并拉长时间。有的公司投资总监先进去买,然后要求其他基金经理跟进,给他抬轿子。”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专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不过,公募行业内对历史上出现的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褒贬不一,“抬轿子”的质疑多年不断。

对于炒作行情大卖基金产品,专业人士并不算认可。“牛市来了投资者疯狂买基金,让不让买?当然让啊!买了,管理规模上来了,奖金就多了,当然可能基民就被套住了。”3月20日,在某公募基金在北京举办的论坛上,一位专业人士如是说。

实际上,上述专业人士的观点不无道理。近日披露的一份《劳动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将薛天和长信基金之间的恩怨纠纷披露无遗。判决书显示,作为曾经的国际业务部投资总监,薛天向长信基金要求支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绩效奖金人民币739.41万元。而长信基金以2016年绩效应以新制定的考核办法为参照,认为薛天未满足其考核要求、不应获得绩效奖金。随着这一纸诉状,基金业的考核方案、激励薪酬也随之浮出水面。纵观上述判决书,投资总监的奖金几乎和能给基民赚多少钱无关,基金公司更关心各部门基金产品的规模有多大,能给基金公司带来多少管理费,给基金公司带来多大的净利润。

“快牛行情”狂发基金惨淡收场

南方基金在2019年初的牛市里,发行了年内市场最大规模的权益基金,基金经理史博瞬间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人物。历史一直在重复,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用明星基金经理吸金的老套路。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南方基金在2015年3月到8月间发行的20多只基金产品。多只产品的长期业绩显示,趁着当初牛市热钱兴起发产品,确实让南方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但4年之后,基民或许依旧深埋其中。

2015年3月中旬,南方基金发行南方中证500工业ETF(512310.SH),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时规模9.412亿元,份额9.412亿份。不过,2015年的半年报中显示,在2015年的第二季度,该基金就被赎回6.81亿份,年中期末份额仅剩下2.85亿份。4年来规模一路减少,到了2018年年末,份额只有1.11亿份,净资产4600万元。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20日,南方基金发行南方中证500工业ETF净值0.5306元,成立以来净值亏损46.94%,堪称腰斩型基金产品。当然,在同类产品排名垫底,该基金近3年来在同类排名512 /566,表现极为差劲。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产品成立时由雷俊单独管理,后来雷俊跳槽到长城基金。2015年5月22日到2016年4月20日之间由雷俊和孙伟共同管理,2016年4月21日到7月28日由孙伟和周豪管理,雷俊正式退出。2016年7月29日至今,周豪管理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任职回报率-17.71%。该基金产品频繁更换基金经理让市场咋舌。

同样是在2015年3月份,南方基金发行南方中证500原材料ETF(512340.SH),该基金成立时规模接近10亿元,几乎和南方中证500工业ETF同样的情形,在2015年6月30日年中报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就被赎回7.81亿份,只剩下2.2亿份,净值2.32亿元。也同样一路来陆续被赎回,到了2018年年末,份额仅剩5600万份,净资产3600万元。

2019年3月20日,上述基金产品净值0.82元。有意思的是,该产品几乎和南方中证500工业ETF走了同样的路子,基金经理的变更如出一辙,也难怪有同样的悲壮表现。这也意味着,当时买了这两只产品的基民,左右脚都中枪踩雷。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基金最重要的是规模和流动性,如今这几千万元的规模,对南方基金来说或是如鲠在喉。

如果说上述两只产品都是跟踪指数的被动投资产品,无法正常反映南方基金的投研实力和管理能力,那么南方基金2015年4月份发行的南方改革机遇(001181.OF)倒是能够将南方基金的“老套路”展现得淋漓尽致。2015年4月20日发布发行公告,当年4月27日开始认购,当年5月15日认购截止,短短19日“吸金”近24亿元。

14ban图表.JPG

(图片截取自东方财富网,为南方改革机遇基金经理变动)

从这只产品的诞生来看,堪称“高配”,这是一只由投资部总监担纲的基金产品。2015年5月19日到2015年年末,该基金由陈健管理。公开资料显示,陈健2000年加入南方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部执行总监,2014年12月至今,担任投资部总监。

不过,这只基金产品4年不到的时间,经历了4次基金经理变动,前后经手4个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很重要,如果要换的话,对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有很大的影响。”3月20日,在某公募基金在北京的论坛上,一位专业人士指出。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9年3月20日,该基金累计净值0.906元。自2015年7月29日开放申购和开放赎回,数年来,该基金只有不到10天的交易日净值略微超过1元,其余时间都在1元以下,甚至跌成“7毛”基金。

伤心的基民

在股吧里,多名基民表达了对该基金、基金经理乃至南方基金的诸多不满。“大家还是赶紧卖掉吧,这辈子都回不来了。”一位投资者在2018年11月发帖说道。多名投资者发帖表示,投资该基金数年都处于亏损状态。

无论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还是成立以来,这只当年由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高配基金”业绩难言优秀。如此业绩表现,基民用脚投票,自然是疯狂赎回。从成立时的33.74亿份到2018年末只剩下12.16亿份,净资产也仅剩下9.46亿元。

不过,从利润表来看,2015年该基金给南方基金上交近2700万元管理人报酬,2016年管理人报酬近3500万元,2017年管理人报酬超过2600万元,2018年上半年管理人报酬超过900万元。可以粗略估算,自成立以来,这一只产品已经给南方基金上交管理人报酬近亿元。但对于基民来说,却是数年来投资亏损。

另一只2015年4月发行的混合型基金南方利淘A(001183)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该基金当时认购2天规模就达到68.25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孙鲁闽是南方基金的专户投资管理部总监助理,现任投资部副总监,在2015年也是南方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不过,该基金在2015年第三季度就被赎回41.17亿份,第三季度期末仅剩27.21亿份,净资产27.41亿元,规模大降60%。

到了2018年末,份额仅剩下4.54亿份,期末净资产5.2亿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或许是最好的形容。

有意思的是,一位投资者在2015年9月就在股吧里评论称,“有在银行买的吗?银行当时说是理财6%-8%。前几天打电话说让我赎回,还亏了手续费。”另一位投资者回复该帖子也称,“后悔听银行的,现在赎回还赔钱。”

多名投资者在股吧发帖质疑,当初在银行端遭受诱导购入,以至于纷纷声称要赎回。从赎回情况来看,多数投资者确实陆续赎回。更有投资者认为,发基金产品就是为了骗手续费。根据公开数据,南方利淘A自成立到2018年上半年,给南方基金提供了近5000万元的管理人报酬。

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专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信任关系非常脆弱,一旦被伤害了,信任关系可能就很难恢复,也许就再也不碰某一只基金产品甚至对某家基金公司有了不好的印象。

万得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南方基金公募规模增长超过1300亿元,公募总规模接近3300亿元,比前一年增长超过65%,可谓大跃进的一年。

2015年3月到8月间,趁着当初的牛市效应,南方基金共发行超过20只基金产品,包括指数基金、分级基金和混合基金等类型,多数产品数年来表现惨淡。《华夏时报》记者粗略统计,在上述6个月的时间里,南方基金所发行的20来只产品,除去国家队定制的400亿元的产品,南方基金共募集了超过310亿元的规模。到2018年末,这些产品规模只剩下近70亿元,资产变动超过70%。

一言以蔽之: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过,可能回不到投资者手中。

南方基金的做法和结果几乎是中国公募行业的典型代表。近20年来,中国公募行业虽有发展,但近10年来,公募基金的权益基金规模却难以增长,反而有所下降。专业人士认为,多年来公募基金公司依靠政策红利,趁着牛市抬出明星基金经理,狂发产品吸金,赚取管理费用,投研工作马放南山,行业发展出现诸多瓶颈。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