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永先 北京报道
赫美集团(002356.SZ)筹划的英雄互娱借壳重大资产重组仅用40天就终止。而这种"过家家式"的重组受到交易所的重点关注,深交所直指赫美集团是否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是否充分披露重组终止风险、是否涉嫌“忽悠式”重组。
4月8日,赫美集团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辩称,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对重组的终止风险及其他相关风险进行了充分详尽披露,不属于“忽悠式”重组的情形。
但是就在当天午间,有媒体发布标题为《赫美集团:与英雄互娱重组正常推进 终止投资系第三方单方行为》报道,称“赫美集团表示,截至2019年4月8日,本次重组项目进展顺利。”
一则报道引起二级市场上赫美集团股价剧烈波动,上演地天板行情。赫美集团紧急辟谣称,上述媒体报道为关于公司的不实信息,并表示若因相关媒体的误导性报道对公司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及公司的利益,公司将保留追究相关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时隔3日,关于赫美集团的重组信息恢复平静,对媒体报道的追责也不见踪影。一则关注函回复公告,一份媒体报道澄清说明,赫美集团引发的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质疑就此暂时平息,留给投资者一地鸡毛。
被冲淡的利空
2月18日,赫美集团停牌策划英雄互娱借壳上市重大资产重组,3月28日,赫美集团发布重组预案修订稿,表示重组项目进展顺利,并进一步透露交易的具体实施步骤。短短40天内,赫美集团谋划的重组事项一切看起来还相当美好,然而仅仅过去5天,事情急剧直下。
4月2日,赫美集团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迪诺投资发出的终止通知,因各方于3月1日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中的核心交易条件未能满足及达成一致意见,迪诺投资决定单方面终止《股份转让协议》,同时公司与英雄互娱于3月1日签署的《吸收合并协议》也一并自动终止。
《华夏时报》记者百度、360搜索查询《赫美集团:与英雄互娱重组正常推进 终止投资系第三方单方行为》报道,赫美集团所称的媒体报道和多家媒体转载均在网络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底是谁释放了公司重大重组的虚假信息,为什么赫美集团不对虚假信息进行追责,被质疑为“忽悠式重组”为何没有了下文,谁才是“忽悠式重组”重组的最大受益者?
就此,《华夏时报》记者先后去电去函采访赫美集团,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公司董办的工作人员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凭借此前的重组利好,赫美集团先后多次冲淡了公司的利空消息,公司在二级市场实现了市值逆转。
按照安排,2月份,赫美集团需要公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2月28日,公司公告称,2018年因受国内经济下行、金融政策、资产重组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8年实现营收19.38亿元,同比下降19.60%,归属净利润巨亏13.88亿元,同比下降1064.01%,主要系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经营亏损形成。
而这一巨大利空消息,在2月18日公司的重组事项面前直接被市场淡化。3月3日,赫美集团披露交易预案,并宣布从3月4日开市起复牌,赫美集团股票连续走出10个涨停板,并在3月21日盘中触及21.41元的高位,较停牌前的6.42元上涨了233.5%。
4月2日,或受重组终止公告消息影响,赫美集团股价出现连续两日跌停,截至4月3日收盘,赫美集团股价已跌至13.47元。
而4月8日在赫美集团召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的关口,有媒体再曝出公司重组的虚假利好,迅速拉动股价上演地天板。
背后的利益纠缠
赫美集团是否涉及“忽悠式重组”炒高股价,谁在背后不时释放虚假信息,针对赫美集团的疑问有待监管部门的深究,投资者或许也将会对此追责,《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赫美集团重组事项前后的异动或许将成为追责的疑点。
赫美集团短暂的重组事项利好,直接大幅拉升市值,极大缓解了公司面临的股权质押压力,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天鸿伟业被动减持在重组期间顺利完成,保住了其所持部分股份。
2018年6月28日,赫美集团关于股东办理股份质押的公告显示,截至当时公告日,公司控股股东汉桥机器厂持有公司1.53亿股,占总股本的49.28%,其中99.94%处于质押状态,分别质押给华鑫国际信托、万向信托、上海财浪投资、国民信托、江西科特投资、长安国际信托、杭州阅赢投资、重庆中讯控股、四川京明商贸和3个个人,用途均为融资需求。
天鸿伟业持有公司 2043.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58%,全部处于质押状态,其中 1100万股质押给江海证券,383.76万股质押给广发融资租赁,560万股质押给武汉信用小额贷款。
当时,上述股东质押的股份已存在平仓风险,但不存在被强制平仓的情况。公司称,汉桥机器厂及天鸿伟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或者追加质押物等方式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但是随着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恶化,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上述股权质押尤其是天鸿伟业已没有补充质押资产填充,公司的股权面临持续被强制平仓的压力。
因为天鸿伟业无法及时归还广发融资租赁质押贷款,天鸿伟业和赫美集团实控人、董事长王磊控制的首赫投资被法院列为强制执行人。天鸿伟业所持股权不断被在二级市场强制抛售,直至2019年3月20日最后一次强制处置,才弥补了天鸿伟业的质押贷款欠款,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赫美集团股价上涨,公司原本计划处置的股份剩余117.62万股无须处置,保住了部分股份。
而天鸿伟业质押给江海证券的股份同样需要被动减持、强制平仓,公司仍急需赫美集团二级市场股价上涨带来的升值,弥补欠款费用,保障股份。
不过值得深究的,《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同样处于高比例股权质押状态的汉桥机器厂并没有在近期看到被强制平仓减持的公告信息,而是借助重组期力推债务重组方案,借助设立债务重组基金和协议转让部分公司股份的方式纾困。
赫美集团称,将由公司董事长和高管等核心人员作为普通合伙人发起设立债务重组基金,控股股东汉桥机器厂的债权人以其持有的重组基金,作为对债权人债务清偿和收益的保证,以化解公司债务危机。
汉桥机器厂的债权人以债权方式向基金出资,成为优先级投资人,并同时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中间级投资人;汉桥机器厂将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权协议转让给债务重组基金,转让完成后债务重组基金将持有赫美集团股权。
而这一纾困步骤最能吸引投资人的就是尽快进行的重组事项,同时抬升公司股价,为新的投资者创造溢价预期,实现投资增值。
此外,重组事项的实施同样给赫美集团董事长王磊带来了直接的利好。
王磊曾宣布计划自2018年2月7日起6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为2亿元,增持资金个人自有或自筹资金。
因为需要避开信披窗口期,王磊曾于2018年8月7日将增持计划顺延4个月至2018年12月6日。后又称由于赫美集团2018年资金流动性较为紧张,公司及控股股东一直处于筹划股权转让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内幕信息敏感期,因此将原增持计划实施期限继续延长至2019年3月6日。
而此次借助重组敏感期,上述增持计划履行期限再次继续延长12个月,王磊增持公司股票期间变更为2019年3月6日至2020年3月5日。
目前,王磊仅增持232.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4%,增持金额3631.51万元,与其原增持计划的增持金额相差1.64亿元,是否还会延长增持期还是未知数。
系列利益诉求叠加,能给赫美集团短时纾困的最好手段就是推进资产重组卖壳,或者快速是否利好消息拉升股价,但是虚晃一枪的重组动机确实值得深究,相信交易所、监管层会进一步调查解开公司此次重组的真实内幕。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