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崔笑天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继2018年11月轰轰烈烈的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曾经风光无限的独角兽企业瀚海基因如今陷入一片沉默。
由于被媒体爆出贺建奎作为瀚海基因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持有企业33.25%股份,是公司的大股东,瀚海基因一度陷入舆论漩涡,不得不在公告中表明主营业务为基因测序,公司“从未开展或参与基因编辑项目”。
但基因编辑风波发生前,瀚海基因可谓成绩亮眼——2017年发布“全球最准”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实现了中国在此方面的弯道超车,2018年获2.18亿元A轮融资。
据媒体报道,瀚海基因还预计在2021年,毛利将达到21亿元,净利润将达到10亿元。其中,毛利率将达到84.27%,净利润率将达到41.06%。
对比瀚海基金过于乐观的预期与此时的沉默,其中原因或许并不只是替贺建奎背了黑锅这么简单。
美国淘汰技术变为国内“黑马”
2017年9月5日,科技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教授的团队经过刻苦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第一台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并批量投产”。
样机GenoCare的推出使瀚海基因聚焦在聚光灯下,也使得其在2018年4月成功获得同晟资本领头的2.18亿A轮融资。
然而,几乎在GenoCare问世消息公布的同时,一名知乎网友便提出了质疑,称该技术是“伪三代”,在美国早已出现,拥有该技术的公司Helicos BioSciences Crop在2012年便宣告破产。
如果知乎网友所言属实,那么瀚海基因便是凭借一个美国5年前便被市场淘汰的技术,成为了中国的“希望之星”。
据了解,基因测序经历了三代技术革命:一代测序通量有限,但是精确度高,在国内应用广泛;二代测序逐渐成为主流,成本低、用时短,为华大基因等公司采用;三代测序刚刚问世,技术并不成熟,与二代相比优点是读长长,但是存在成本高、不准确等问题。
兴证医药研报指出,三代测序技术的错误率在15%-40%之间,远远高于二代测序的1%,成本为每100万个碱基0.33-1.00美元,也高于二代测序六倍不止,这些都限制了三代测序的市场前景。
目前,三代测序可以通过三种技术路径实现,一是SMRT技术,二是纳米孔单分子技术,三便是已宣告破产的Helicos公司的单分子测序,也是瀚海基因目前持有的技术。该技术与SMRT技术同是利用荧光信号进行测序,而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则是利用不同碱基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测序。
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Helicos公司的技术存在明显短板。三代测序与二代相比,优势便是能够读取更长的DNA片段,其他两种技术的读长均可达到10kbp以上,最长甚至可以达到100kbp,而Helicos公司生产的单分子测序仪只能达到30-35bp,相差达几十万倍,用时也更久。对此,知乎网友直言,这并不能说是三代测序,只能说是“2.5代”,这个并不被市场看好的技术导致Helicos公司融资困难,并最终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贺建奎与Helicos公司其实早有渊源。该公司的创始人斯蒂芬·奎克是贺建奎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贺建奎在他的实验室里研究基因测序技术。
就在Helicos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前夕,近水楼台的贺建奎回国创立了瀚海基因,并成功获得了该技术的专利。
不过,瀚海基因的融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多经验丰富的投资人都不愿为这个技术买单,贺建奎在6个月内被30家风险投资基金拒绝。
不过,终于有资本向瀚海基金伸出了橄榄枝,其中主要的部分来自深圳市政府的补贴。据深圳市科创委官网、深科信等网站显示,2015年,公司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及研发项目获得深圳科创委150万元资助;2016年,瀚海基因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团队”4000万元资助;2018年,公司的“深圳市新型测序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来自深圳科创委的450万资助。
同时,瀚海基因也成功完成了两轮公开融资:2016年由腾业创投、正威集团、中科普瑞投资的Pre-A轮,具体投资金额未披露,以及2018年4月由同晟资本领投,希夷资产等5家机构参与跟投的A轮融资,金额达到2.18亿元。
被遗忘的“亚洲第一”
A轮融资后,瀚海基因曾向媒体表示,公司将把资金用于建立测序仪的量产线,并联合三甲医院、科研院所进行测序仪的外部测试,准备申报CFD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据《华夏时报》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于2018年9月公布的最新批准注册的90个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名单中并未出现瀚海基因。
对瀚海基因来说,高光时刻停留在2017年的8月6日,那一天公司对外宣布,由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在深圳诞生,目前已完成小批量样机生产。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不乏“颠覆性创新”、“黑马”、“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字眼。
据媒体报道,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推出后,瀚海基因预计其2017年将售出55台第三代基因测序仪以及2万份试剂,销售额将会达到6928万元。到2021年,将售出381台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和498万份试剂。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设备昂贵,技术饱受争议,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三甲医院采购了二代测序仪,三代测序想要在国内打开销售渠道,在医院立足更是遥遥无期。
如今,该销售计划的完成度如何不得而知。《华夏时报》记者就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相关问题致电瀚海基因,公司公关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不打算接受媒体采访,关于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相关问题公司将在日后召开媒体见面会进行统一答复。
在瀚海基因的官网上,时间仿佛静止在2018年11月28日,那一天公司发布了声明:“鉴于近期社会各界对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关注,本公司声明如下:瀚海基因从未开展或参与基因编辑项目”,此后并未有任何新闻动态更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