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省昌 陈锋 北京报道
2019年4月17日,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宣布任命汤晓东为中国区主管。贝莱德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Laurence Fink) 对此次任命表示:“中国是我们全球发展战略的重点,我们将不遗余力在这一重点市场推进长远战略。”
联系此前2018年11月2日彭博报道,有知情人士称,贝莱德正在洽购中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公司的多数股权,并且贝莱德还在与其他持有中国公募基金牌照的本土公司进行磋商。贝莱德被外界认为可能不久后会成立外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实际上,有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早在2018年,贝莱德就与中国证券监管高层表达设立控股合资公募或者寻找合作伙伴的想法。
在公募基金领域,国际巨头们正在跑步入场。多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外资进入公募市场或成必然,对于本土公募基金公司来说,会形成新的挑战。
新对手在路上
2019年3月30日,摩根士丹利在阿里拍卖上成功拍下参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5.495%股权,有意将维持6年多时间的37.363%持股比例提升至42.858%,若上述股权变更成功获批,摩根士丹利将超越华鑫证券的39.56%持股比例,晋升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第一大股东。
专业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拍下股权的的新闻经外媒报道之后引起了纽约华尔街的极大关注。
2018年5月,摩根大通在公开场合表态称,摩根资产及财富管理正与合资伙伴和有关主管部门磋商,有意将其在现有合资公司上投摩根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
2019年2月底,《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上海的基金公司时,上投摩根内部人士透露:“我们确实正在准备股权变更的材料。”《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景顺长城的外资股东也在准备提高在景顺长城的股权。
2018年12月,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在2018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瑞银目前对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国投瑞银”持股49%,未来将根据金融开放新政策进行增持。此外,此前券商中国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富达国际在上海的外商独资企业已经开始谋划公募业务。
中基协发布的公募基金2月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2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5家,外资持股比例达到49%及以上的共有17家。业内人士称,外资“顶格持有”的基金公司,未来较有可能外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自Wind)
中国官方也不断给外资释放开放信息。2019年4月10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据中宣部组织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情况通报会上消息,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加快落实“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深化金融开放。率先试点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争取持牌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业务牌照率先落地。
其实早在2016年7月1日,恒生前海基金就作为国内首家港资控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拉开了外资控股公募基金的序幕,恒生前海基金的外方股东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持股70%。不过,恒生前海基金是基于CEPA成立,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外资控股。
多名市场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市场很期待,在中国公募市场,第一家外资控股的公司会是哪家。
外资有进有出 谁败走麦城?
过去许多国际巨头为了尽早参与中国市场,在中国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得一杯羹,选择与内资成立合资公司。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加深,国家对于外商持有公募基金的份额的限制逐渐降低。摆在野心勃勃的国际巨头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提高在合资公司的控股权,要么另起山头自立门户。
实际上,并非所有国际玩家都对中国市场兴趣盎然,过去也有外资在公募基金领域撤资或退居二线。
事件之一是2018年11月2日,平安集团旗下唯一的公募基金“平安大华基金”更名为“平安基金”。2018年10月8日,证监会核准平安基金注册资本由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3亿元人民币的相关申请,股权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平安信托由占比60.7%提升至68.19%,来自新加坡的外方股东大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占比由23%下降至17.51%,而三亚盈湾旅业有限公司占比14.3%保持不变。
2017年8月9日,华宝兴业基金原外方股东法国兴业银行旗下的领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Lyxor Asset Management)将其持有的49%股权转让给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 Asset Management)。变更后,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1%,华平投资集团持股49%。2017年10月17日,公司法定名称由“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外资撤退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基金的表现不佳。有报道称,平安大华基金的货币基金占比高,旗下多个主动权益基金排名垫底,导致投资者大量赎回,迷你基金成片出现。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平安大华旗下有10只基金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元,占产品数量比例的23%。而华宝兴业基金也曾传出旗下某QDII基金暴跌,两年缩水84%最后清盘的新闻。
不仅是公募基金,合资券商也不断有外商退出,比如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华英证券以及摩根大通退出一创摩通。成立于2011年4月20日的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2017年9月,外方股东苏格兰皇家银行的33.3%的股权被国联证券悉数收购,变为国联证券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而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持股33.3%的摩根大通于2017年7月3日正式退出,公司更名为“一创投行”,成为第一创业的全资子公司。当然,对摩根大通来说,此举只是方便它另起炉灶,2019年3月29日,证监会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其中摩根大通出资比例为51%。
从公募基金的表现来看,部分合资基金的产品表现并不算突出。从基金规模来看,合资基金中基金规模最大的是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而这两者外方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7.8%及30%。对于外资公司来说,如何本土化,提高投研能力,仍是其与中国本土基金竞争的关键所在。
富达国际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近日,富达国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公司想要在中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离不开精通外资业务和中国市场的人才。“如何培育同时懂得外资业务及国内巿场的人才,是外资在华发展的关键。富达国际很早就开始在中国本土招聘及培养研究员,从2011年开始从高校招聘应届生,培养自己的研究员,组建本土的研究团队。未来,富达国际将坚持培育本土团队的策略,并通过独有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与本地以及全球的研究团队密切合作。”
金融开放 引来一汪活水
公募基金对外资的开放,依托的是中国金融持续对外开放的大背景。
201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将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制度。新的《外商投资法》将取代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外资三法”,成为中国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
此外,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国际各大指数都在加速将中国经济纳入其中。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2019年3月4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撰文表示,今明两年有诸多促进外资流入的催化剂事件,包括MSCI指数目前正式宣布上调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将从2019年4月起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富时罗素将于今年6月将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等等。全球另外两大债券指数,摩根大通政府债券指数和花旗世界政府债券指数,也可能在2020年陆续纳入中国国债。
2019年3月23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彭博董事长高逸雅(Peter Grauer)表示,伴随中国被纳入全球主流债券指数,全球各大银行预计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吸引7000亿-8000亿美元的海外资金流入。彭博近期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7%的亚洲市场参与者希望在2019年投资中国境内债券。
随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面对逐步降低的限制门槛,无论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券商还是保险领域,不少外资都摩拳擦掌,在政策允许的第一时间加大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力。
在保险领域,外资保险公司也获准增持在中国公司的股份。2018年11月27日,法国安盛保险(Axa)宣布,已与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现有国内股东签订协议,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总对价为46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安盛将持有安盛天平100%股权。
在外资券商方面,目前国内共有合资券商14家,包括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四家合资券商和另外10家中外合资券商。2019年3月29日证监会核准设立的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再加上2018年11月证监会核准瑞士银行增持瑞银证券股比至51%,目前已有三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券商。2019年4月15日晚,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瑞士信贷拟以非公开协议的方式单方面向瑞信方正增资6.28亿元,增资后瑞士信贷的持股比例将由33.30%提高至51%,或将成为第四家外资控股合资券商。
在私募基金领域,2016年6月中国证监会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2017年1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填报说明》。截至目前,已有富达利泰、瑞银资管、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纵横、路博迈、安本标准、贝莱德、施罗德、安中投资、元胜、桥水、联博汇智、安联寰通资产、德邵投资管理等19家外资机构,在协会登记成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
近日,安中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并不匹配中国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地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配置中国资产将成为所有全球型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一方面需要引进来, 另一方面也需要走出去。 目前中美贸易战趋于缓和,A 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同时叠加 MSCI 宣 布提高 A 股纳入因子,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今年以来外资快步进入 A 股市场。 ”
据介绍,Azimut 集团(安中投资)未来在中国业务主要分三块:一是海外投资中国市场,主 要通过 QFII/RQFII 和沪港通基金等方式进行投资;二是中国投资海外市场,主要通过 QDII 和 QDLP 基金等方式进行投资;三是中国投资中国市场,主要通过国内私募基金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管理。
安中投资管理(上海)是 Azimut 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已 于 2018 年 2 月 28 日成功获得协会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资格备案,主要负责 Azimut 集团在中国的第三块业务。刚起步是一些股票型为主的产品,后面会逐步增加其他的策略,包含债券型和货币型的基金 。
富达国际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获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富达国际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中称,中国市场对于富达国际的全球增长战略至关重要。
据介绍,富达国际在2004年和2008年分别设立了上海和北京代表处,并于2007年在大连成立技术中心,目前已雇用超过1000名员工。2015年,富达国际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以进一步拓展中国业务。2017年1月,成为在中国的首家外资私募基金公司,并于2017年5月在中国推出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截至目前,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已经推出四只私募基金产品,包括一只权益类私募基金和三支固定收益类私募基金。
“进入中国的养老金市场我们的长期战略之一。富达国际是全球养老金行业的领导者,在香港、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成熟的养老金业务。目前在中国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富达国际在养老金方面的经验带入中国。”富达国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外资私募的投顾资格也在放开。2019年3月21日,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批准,路博迈(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淡马锡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富敦投资摔下拿下投顾资格,成为国内首批获准开展投顾业务的外资私募。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说,拿下投顾资格意味着正式打开与银行合作的大门,开展银行委外理财资金等业务。
金融开放不断深化,外资进来已成定局。对本土公募基金来说,要想站稳市场,除了回归本源,重新出发,别无选择。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