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422190835axVFTNXSbG.jpeg

环保督察组来了:“救火项目”多了,“皮包公司”少了

马维辉 2019-4-22 19:07:23

本报记者 马维辉 上海报道

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的开展,原来“野蛮生长”的环保产业也发生了蝶变。

“去年一年,有很多找上门来的‘救火项目’,很多都特别着急,恨不得今天签协议,明天就发货。光是这样的项目我们一年就接手了10多个,订单总额差不多有15亿元的样子。”维尔利集团总裁助理李遥表示。

之所以有这么多项目释放出来,与中央环保督察有关。很多都是因为环保督察组要来,以前不达标的工程现在要达标,积存的垃圾渗滤液也要赶快处理掉,所以需要李遥他们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公开信息显示,中央环保督察从2015年12月在河北省启动督察试点,然后用了两年时间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2018年,又分两批对20个省份实施了督察“回头看”。

维尔利集团市场管理部经理刘家燕也发现,前几年出去拿项目的时候,经常有一些“环保皮包公司”搅局,低价竞标恶性竞争。而最近两年,随着环保督察的加严,很多“环保皮包公司”也逐渐销声匿迹,没有声音了。

“救火项目”多了

2018年,是中央环保督察开展的第三个年头。

2015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启动了河北省的督察试点。2017年8月,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完成进驻四川、吉林等8省份。至此,两年之内,中央环保督察完成了对全国所有省份的覆盖。

在中央环保督察的推动下,环保产业也迎来了春天。以维尔利集团为例,2018年就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45.64%;营业利润2.8亿元,同比也增长51.39%。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李遥表示,一是因为公司内部做了一些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引入了虚拟合伙人的机制。更主要的则是外部市场好转,环保督察下很多环保问题都需要彻底解决,就会给他们这样聚焦细分领域、技术比较好的公司带来很多商机。

维尔利集团的主业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过去,很多垃圾处理场的渗滤液处理其实都不达标,但平时也没有人管。如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开展以后,这些问题都需要彻底解决,积存的垃圾渗滤液需要尽快处理掉,新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也要同步处理达标,所以很多业主就找到他们来救急。

“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导向型产业,督察组一来了,各个地方就都紧张得要命。标准其实也没有提高,只不过执法更加严格了。很多业主就会找到我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李遥说。

他表示,由于环保问题的特殊属性,很多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即使不达标,业主也大多选择帮助处理企业去掩盖,而不会公开这些问题。结果就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库容里积累下来很多渗滤液。如今环保督察组来了,问题掩盖不住了,就需要把积存的渗滤液紧急处理掉。

刘家燕说,此前,他们对于这一类“救火项目”其实是不愿意接的,因为这些项目前期不是自己建设的,使用的设备、技术、工艺路线等也都有所差别,冒然接手会有很多麻烦。

“但是,这两年我们发现,这一类的需求还是蛮大的,项目数量比较多,利润率也还不错,所以我们也就‘被迫’接手了不少的‘救火项目’。”她表示,“当然,也不是每一个项目都会接,我们也是要考察的,有些已经进入‘癌症晚期’的项目就算了。”

刘家燕表示,这类“救火项目”其实难度非常高,有些相当于重新建设一个新工程,改造费用非常大,技术上也比较复杂。加上工期一般都非常紧张,费用还必须控制住一定范围内,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皮包公司”少了

过去,由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不是很到位,维尔利的渗滤液处理技术被多家企业所模仿。再加上一些业主其实也不是真心想要做环保,有的只是想装装样子,所以像维尔利这样价格比较高的设备就只能集中在一些大项目上,市场占有率只有10%多一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环保产业成为“风口”,很多其他领域的企业也纷纷转行涌入这一领域,维尔利的竞争对手更多了。有些公司开始低价竞标,大家在市场上拼得你死我活。

“我说我的技术好,但业主并不了解,他们觉得有十家企业来投标,所以就得比比价钱,这样无形中肯定要打价格战。”刘家燕说,“还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那里的业主预算就是那一点点钱,同时又想要做事情,结果自然就倾向于低价的产品,‘买不起宝马就只能开桑塔纳了’。”

她表示,过去,环保抓得不严,有些地方其实就是做做样子,建一个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只要上面来检查时有这个东西就行,平时开不开、处理能不能达标都无所谓,所以业主也就不需要采购好的设备了。

因此,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在打价格战。刘家燕记得,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国家试点城市政策刚刚出台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在拼命地抢项目,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做,而是先把项目搞到手。

“项目拿到手之后,他们再去市场上去找,看谁家有解决的技术。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拖个两三年,项目到期了,他们自然就露馅了。”刘家燕说。

在她看来,环保不同于其他行业,还是需要真正拥有自己核心技术、能够解决问题的企业。有些大企业只是投资能力强,项目拿到手之后再层层分包,结果导致项目失控,最后出了问题甚至搞不清楚是哪个环节的事。去年,生态环境部通报过几起污水处理厂处理不达标的案例,其中很多就是因为层层分包导致的。

2015年以后,中央环保督察开始了,对环保治理结果的考核也更加严格了。以前那种“装样子”的环保工程逐渐露出了马脚,环保产业的那些“皮包公司”也慢慢退出了市场。

“很多前几年拼命杀低价、打价格战的企业慢慢都消失了,这两年市场上清净了不少。”刘家燕说。

此外,业主那边也更加注重实际效果了。随着环保督察越来越严格,地方政府压力也越来越大,出了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官员的政治前途,所以他们都希望找到更加“靠谱”的环保公司,而不是被别人“忽悠”。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