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闫军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深圳报道
近期,不仅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今年一季度财报,各地政府也相继交出一季度经济“成绩单”。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GDP排名前三甲是深圳、广州、佛山,体量分别达到5734.03亿元、5507.71亿元、2266.5亿元,增量分别为524.2亿元、553.69亿元、150.08亿元 。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大湾区内城市首次发布季度GDP数据,从“秀肌肉”的成绩可以看出各大城市铆足干劲发展。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广东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整体GDP体量已经超过10万亿元,财富重心进一步向东部沿海的“金边地带”倾斜,不仅粤港澳大湾区,还包括长三角湾区、环渤海湾区日益闪亮,也“造富”了大批企业家。
近日,新财富500富人榜揭晓。《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上榜的富人中,共有103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市,占总上榜人数的20.6%,其财富总额,占比更达到27.57%。这一地区不仅诞生了今年的中国首富马化腾,更在前十名富人中贡献了6人,他们分别来自大湾区的深圳、广州和佛山三市,共拥有8493.5亿元财富,占据了所有上榜人财富的10.5%。
(2019年富人榜前十名单,粤港澳大湾区独占6席)
从行业看,全国80位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富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湾区、环渤海湾区三大湾区聚集了70位,占88.5%,这里也成为中国科技创富的引擎。
具体来看,三地又显示了不同的创富属性。比如北京在轻模式的TMT领域的富人多达34位,这得益于北京的大学林立、人才和资本集聚,而粤港澳和长三角湾区分别为22和15位;金融则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湾区优势领域,相关富人达到13位,粤港澳和环渤海则分别为4位和8位。
“粤港澳湾区的优势在于重模式的高端制造业配套完善,虽然高等教育是短板,基础科研成果不多,但科技转化落地领先,企业转型升级布局果断、思维开阔,从而在新时代的创富力上超越同样背景的江浙。”新财富评选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
从单个城市富人数量来看,前五名依然聚集在大湾区内。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是中国的民企创富重地,以2003和2019为对比节点,17年来五地富人的人数和财富总量占比分别从50%和54.05%递增到69%和76.37%。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拉长时间来看,在这5个先发地区之间,虹吸现象也鲜明存在。京沪两地上榜富豪人数量分别从2003年的29人和36人增长到2019年的89人和62人。原来在各自省份起家的富人,在谋求全国化乃至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纷纷把公司总部迁到了这两地。在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的过程中,区域的不平衡将更为彰显,地区间抢人抢企业的博弈也愈发激烈。
责任编辑:秦岭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