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闫军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深圳报道
时隔3天,5月30日,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下称“招证香港”)再次接到香港证监会的500万港元的罚单。此前,5月27日,招证香港曾因保荐人缺失问题被香港证监会跨越十年追罚2700万港元,创下今年中资券商在港被罚金额最大记录。
再次被罚的原因,香港证监会表示,招证香港错误处理客户款项有关的监管违规事项及内部监控缺失,对其作出谴责及罚款500万港元。
对此,招证香港对外并未就此发声,《华夏时报》记者曾针对两次处罚前后采访,对方均称“一切以香港证监会网站公布的内容为准”。
香港证监会发现,在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招商证券(香港)曾经约800次违规将6.8万港元至3.08亿港元资金,由客户信托账户转出,违反了《证券及期货(客户款项)规则》。
港证监表示,稳妥保管客户资产是持牌法团的基本责任,任何违反这项规定的行为都不能姑息,即使客户资金在同日便被转回客户信托账户。
招证香港挪用资金做什么去了?《华夏时报》记者向其求证,但并未获得回复。但此前有媒体称,客户资金被招商证券(香港)用来还钱、放贷、支付公司开支等方面。
一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客户设立信托账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执行财富隔离与传承,而金融机构有责任保证客户资金独立性不能措置,以免出现管理上的错误。此外,在目前洗钱防制法的规定下,除非开户的资料中有明确的规定,否则将客户的信托账户汇到另外一个账户也暴露出招证香港仔管理上面的缺失。
“招商证券(香港)采取有关做法超过三年,显然违反了这项基本责任,及没有遵从《客户款项规则》和《操守准则》。”港证监表示,招商证券(香港)没有聘用适当的职员来进行相关业务,也没有设立妥善的内部监控措施和程序以确保遵从《客户款项规则》及保障客户资产。
尽管此前招证香港方面称,处罚对运营没有影响,但两次处罚合计达到3200万港元,对比招证香港2018年净利润为8941万港元,“真金白银”的罚金占比近去年全年净利润的36%,换句话说,招商香港去年超过一个季度的盈利要用来交罚金了。
招商证券年报称,近年来,招证国际以香港为中心,在英国、韩国等地相继获得监管牌照,培育了中资券商领先的海外投行和环球商品等业务。未来“逐步从自营债券投资转型至集中代客业务,积极开拓佣金业务收入,降低整体市场风险。”
上述业内人士则认为,此次招证香港因任意挪用客户信托账户资金被罚,必然会降低用户对其信任程度。
招商国际(香港业务为主)近两年来盈利情况 来源:招商证券2018年报
今年以来,多家中资券商在香港被罚。《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除了招证香港3200万港元,国信证券(香港)因违反打击洗钱的监管规定而遭谴责及罚款1520万港元、中银国际证券由于销售投资产品时违法监管规定遭谴责及罚款1000万港元。截至5月底,中资券商被香港证监会出具罚单总计达到5720万港元。
此外,今年年初,香港证监会向长江证券(香港)、海通国际发出限制通知书,禁止它们处理在多个客户账户内持有的若干资产。
一位私募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光大、广发等证券海外投资踩雷,到中资券商在香港频频受罚,国内券商在海外暴露出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对风控合规的漠视,不熟悉海外的法律规则,将国内的操作模式照搬出去,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责任编辑:秦岭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