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市场都在等待5月金融数据,期望从这面“镜子”当中窥见企业经营情况,以及经济企稳迹象。
6月12日,央行发布了5月金融数据,其中5月人民币新增信贷1.18万亿元,社融1.4万亿元,5月M2增速为8.5%,M1增速为3.4%。
“ 5月金融数据整体不及预期,特别是信贷数据中企业短期贷款大幅增多,而主要用于投资的企业长期贷款增量仍在收缩。” 看完央行公布的数据之后,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
企业短借暂时周转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5月,企业的心态又如何呢,从信贷中可略窥一斑。
5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1.18万亿,比上月多增1600亿,比上年同期多增300亿。不过,有分析师预估5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4万亿,市场普通预计也在1.2万亿左右,可见数据出来低于预期,而且企业信贷大多是短期资金,对此分析师们有点失望。
来看看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结构。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6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4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7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2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3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8亿元。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住户贷款增长较快,房贷需求保持平稳。在中小行加大零售转型之下,消费贷款渗透率上升,住户短贷增长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从企业贷款的结构来看,企业短期贷款、票据融资上升,表明企业倾向于短借资金周转眼下。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了下滑,表明企业对于未来投资仍处于谨慎。
廖志明称,企业贷款增长偏弱且短贷票据占比高,反映了当前企业信贷需求不够旺盛,在贸易摩擦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不确定性下,部分企业扩大投资动力不强;国企控制资产负债率,优质企业贷款需求偏弱。
在王青看来,5月信贷投放规模有所恢复,但结构有所弱化。主要表现为短期贷款占比明显上升,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出现下滑。考虑到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经济前景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这一方面影响企业投资信心,拖累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另一方面也导致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对长期贷款的投放较为谨慎。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银行也会从风险角度考虑,以短期贷款冲量,从而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不佳。
其他方面因素也会对企业信贷带来影响,廖志明认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控制之下,棚改贷款及融资平台贷款受影响。由于当前企业发债成本低于贷款,直接融资对信贷有替代效应。
别急:社融上去了
表内信贷的数据不太理想,那么表外加在一起,整体社会融资的数据又如何?全面来看融资情况会对当下掌握更清楚。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速10.6%。这个数据与市场预期差不多,甚至略高于一些机构的预测,比如华泰证券预测值为1.3万亿,同比增速为10.5%。
5月社融增量1.4万亿元,同比多增4466元。
分门别类来看看其中的增减量,就可以明白哪些融资在减少,哪些在增加,整体的融资情况如何了。
5月1.4万亿社融增量当中,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9万亿元,同比多增45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91亿元,同比多增41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31亿元,同比少减939亿元;信托贷款减少52亿元,同比少减88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770亿元,同比少减97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76亿元,同比多85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251亿元,同比多239亿元。
仔细瞧瞧这一堆数据,就明白了虽然表内信贷不期预期,但是整体融资还不错,表外融资逐步恢复了。
华泰证券宏观组认为,社融同比改善核心在于表外融资企稳明显,再次验证监管边际缓和。接下来专项债新政提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力争当年9月底前发行完毕,且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三季度专项债加速发行有助于社融企稳回升。
未来社融数据还将进一步回升,这是市场多方的共识。廖志明也称,预计未来两三个月专项债发行将明显放量,月均3000-4000亿,社融增速将进一步走高。社融增速领先名义GDP增速1-2个季度,名义GDP增速或将企稳。
央行正通过多种货币工具,以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下稳定经济,市场对此也充满期待。
王青认为,下一步着眼于稳投资、稳预期等考虑,监管层或将加大“宽信用”政策力度,在保持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的同时,通过实施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以及加大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规模等方式,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流向实体经济的信贷规模增长,并重点向民营、小微企业定向滴灌。
其还称,央行接下来还可能加快推进“利率并轨”,主要目标是引导将当前较高的一般贷款利率适度下行。由此,未来央行或将从数量和价格两个纬度,加大“宽信用”政策实施力度。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